依然記得2017年年底,展望2018年市場時,很多人都將PTA作為多頭配置品種。
然而,2018年PTA的走勢依然令人大跌眼鏡。雖然行情來去都十分迅猛,但依然能算是近3年來最大的一次起伏。然而市場價格的變化瞬息萬變,真正左右價格走勢的并不是從已知的供需數據中得到的預期,而是可能發生在預期之外的變化。
2019年PTA產業鏈或再遭遇巨變!
基本面:2019年市場大概率供需偏緊,2020年迎新擴張周期
當前PTA的產能大約在4960萬噸/年(包括長期停車裝置),而下游聚酯新增產能為540萬噸/年,折合PTA需求約為475萬噸/年。
2019年計劃新增產能超過600萬噸/年,若能夠得以全部投產,則對PTA的需求或再度增加500萬噸/年以上。2018-2019年將是聚酯新增產能集中釋放的時期,2020年后便逐漸消退。
PTA的投產周期和聚酯則恰恰出現錯峰。2019年初PTA市場預期較為確定的新增產能主要來自福海創(原翔鷺石化)225萬噸/年的舊產能復產。
而未來真正新投產的產能最早預計在明年下半年能夠釋放,包括新鳳鳴新建的220萬噸/年PTA裝置(預期三季度)和恒力石化擴建的250萬噸/年裝置(預期四季度),新疆中泰石化120萬噸/年PTA項目。而2019年后仍有1200萬噸/年的新增產能將出現集中投產。
從供需數據分析,2019年PTA市場大概率上依然是供需偏緊;2019年底至2020年在新的PTA擴產周期到來后則可能出現供過于求的格局。然而市場價格的變化瞬息萬變,PTA產業鏈的巨變不僅僅來自2016-2017年PTA產能合并整改和近兩年下游聚酯產能的快速擴張,更大可能改變行業結構的是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民營大煉化項目。
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未來PTA產業鏈大廠壟斷屬性進一步加強
2019年是我國煉化一體化項目商業化運營的元年,恒力煉化、舟山石化的PX項目計劃2019年2季度投產。2019年開始,PTA產業鏈市場將不再是單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PTA全產業鏈之間的競爭。
2018年我國PX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在1590萬噸/年左右,對外依存度61.5%。我國PX需求缺口巨大,PX供不應求,統計2018年PX理論月均盈利779元/噸,是2018年PTA產業鏈理論利潤最高的產品。近年國內PX供不應求且PX生產利潤較高是2019-2021年我國將有大量煉化一體化項目投放的主要原因。
PTA行業目前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而龍頭企業為了增加議價能力降低成本,紛紛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擴張。隨著我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未來PTA產業鏈大廠的壟斷屬性進一步加強。2019-2021年國內煉化一體化及PX改擴建項目大約18個,PX理論新增產能3070萬噸/年,其中恒力煉化、舟山煉化、盛虹石化的PX產能1530萬噸/年,將占新增PX產能的50%。
2019-2021年我國PTA產能將增加2070萬噸/年,其中恒力煉化、舟山煉化、盛虹石化所涉及的逸盛、恒力、桐昆、虹港4家PTA大廠新增產能1270萬噸/年,占國內新增總產能的61%。聚酯的擴能資料多至2019年左右,按照近3年聚酯年均擴能5.5%的增速折算了恒逸、榮盛、恒力、虹港、桐昆的聚酯產能至2021年共計1910萬噸/年左右。
因此,僅在2019-2020年PX的產能將增加近2000萬噸,超過了現有PX產能一倍多。且PTA龍頭企業打通了全產業鏈后成本效益將得以擴大,我們可以猜想到,在這種情境下,產業鏈中PX環節的利潤將被大大壓縮,而PTA的利潤將得以大幅增長。同時,對于PTA價格來說,也需要面臨成本支撐減弱的風險。
同時,由于PX和下游聚酯產能的增加和PTA盈利的增長,自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開始,PTA新的產能擴張更傾向于大規模的單套產能和新的得以節省能源消耗的技術配套,預計產能將得以進一步集中,小的落后產能也將出清退出市場。
推測至2021年,4大PTA工廠將合計擁有PX1690萬噸/年、PTA3805萬噸/年、聚酯1910萬噸/年,分別占全國產能比例為PX39%、PTA55%、聚酯29%,屆時若剔除老舊停車裝置,4大工廠的產能占比將更高。
總的認為未來PTA全產業鏈打通,大廠壟斷屬性加強,市場將趨向于贏家通吃的狀態,大廠的階段性控盤能力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