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2月我國進口棉紗線分別為13萬噸、1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約112.5%、18.8%,2024年前兩個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線約24萬噸,同比增長約55.4%。
2月份,受ICE棉花期貨大幅上漲、印度/巴基斯坦國內棉價強勢呼應的影響,印巴、越南、印尼等產地棉紗與國產棉紗倒掛幅度明顯拉大,再加上2月份春節織布廠、面料/服裝企業、棉紗貿易商放假等因素,2月份我國棉紗進口同比增幅較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單月增長幅度大跳水,降至18.8%。
山東、江浙、廣東等地部分織布企業反饋,3月中旬以來雖然ICE棉花期貨震蕩回落、部分印巴和越南紗廠反映紡紗利潤偏低,開機率紛紛回落,但棉紗、滌棉紗等FOB/CNF報價則呈現企穩跡象。少數印度非大品牌、非大廠的低價“期貨紗”受到部分剛性需求布廠、面料企業等的關注,詢價、成交“溫而不熱”,而因棉紗線庫存偏高,資金占壓較大,一些巴基斯坦紗廠存在C16S-C32S賽絡紡紗低價拋貨的現象,試圖加快去庫存。
對于山東、河北等地粗支紗、梭織紗貨源供應偏緊,業內分析認為,一方面12月至2月份到港、入庫的進口低支環錠紡紗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內外棉紗倒掛突出的前提下,貿易商對OE紗、粗支環紡紗的興趣很低,采購即期、紗廠現貨數量不足,但布廠、棉紗貿易企業抓緊從廣東、江浙等市場調貨,供應壓力已逐漸釋放。部分進出口輕紡公司、大型貿易企業估算,截止3月下旬前,中國各主港保稅+非保稅棉紗的庫存總量或已達到18-20萬噸,其中越南紗、印度紗、巴基斯坦紗、中亞紗、印尼等庫存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