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江浙、福建、廣東等地部分棉紗貿易企業反饋,受1月下旬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上破85美分/磅及國內棉花、棉紗期現報價聯袂上漲等利好支撐,近一周多來無論保稅/船貨還是清關人民幣棉紗報價齊刷刷上調(除OE紗外),其中巴基斯坦賽絡紡紗及越南、印度、印尼等精梳紗漲幅稍大。山東青島、濰坊、淄博等地進口8S-16S環錠紡紗一度供應偏緊,江浙市場不僅越南粗支紗環錠紡紗詢價/成交也比較順暢,而且21S-32S進口梭織紗出貨也差強人意。
江蘇南通某貿易商表示,由于12月中旬以來家紡訂單表現比較好,32S-60S進口紗整體“貨緊價揚”,一些中間抓緊從廣東、浙江、山東等地輕紡市場調貨,滿足下游客戶需求。但與越南棉紗/混紡紗CVC、巴基斯坦賽絡紡紗報價走勢偏強、貿易商不斷試探調整不同,印度除C16-C40S普梳紗報價重心有小幅上移外,緊密紡紗、精梳紗及OE紗盡管印度紗廠和出口企業/貿易商挺價情緒較強,但并沒有輕易上調美金資源報價,伺機待漲。
據印度商務部統計,2023年12月印度出口棉紗4.65萬噸,環比下降1.06%,同比下降62.13%。2022/23年度(8-12月)印度出口棉紗18.05萬噸,同比下降69.03%。
從調查來看,受近期沿海地區進口賽絡紡紗、40S棉紗、氣流紡紗、JC21/JC32S紗成交、出貨加速的影響,中國各主港保稅棉紗+清關棉紗庫存延續下降趨勢。杭州、紹興等地幾家大中型輕紡進出口公司調查、估測,截止1月底,港口棉紗庫總量或已不足12萬噸,集中在青島、寧波、張家港、廣州、上海等主港。對于簽訂遠月棉紗船貨,織布廠、貿易商表現的比較謹慎,除了2024年上半年出口溯源訂單可持續性不確定外,紅海危機、印度紗FOB/CNF報價上漲、人民幣匯率等都因素都需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