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佛山、浙江紹興等地部分棉紗貿易企業反饋,近半個月來進口棉紗、混紡紗報價表現很令人失望,有些看不懂。5月15日至5月28日,ICE棉花期貨大幅反彈,主力7合約從73.68美分/磅漲至83.19美分/磅,上調9.51美分/磅,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烏茲別克斯坦等各國紗廠和出口商雖然報漲的意愿比較強,但除少數品牌大廠試探性的上調棉紗FOB/CNF報價外,大部分紡企觀望氣氛濃重,紗價“原地踏步”。
隨著上周ICE棉花期貨觸頂跳水,7月合約連破80美分/磅、75美分/磅,甚至打破2022年11月份以來新低72.26美分/磅,越南、印度等各國紗廠保稅、即期及遠月船期棉紗報價卻應聲迅速向下調整,令棉紗出口企業、貿易商有點措手不及,感覺很慌亂。整體看,外盤棉紗/混紡紗報價相較ICE棉花期貨而言“跟跌不跟漲,跟下不跟上”的趨勢突出。
杭州某中型輕紡原出口公司表示,ICE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又經歷一輪“過山車”行情,使棉紗貿易商普遍感覺無所適從,紗線報價一旦跟隨ICE“快漲快跌”,或導致下游織布廠/面料/服裝企業、中間商等客戶大面積流失,而且隨著ICE盤面下挫、國外紗廠/出口商美金報價下調,布廠等終端對紗價接受意愿迅速下降,壓價、壓采購量操作同樣很兇猛。
從調查來看,5月底以來,除巴基斯坦低支賽絡紡紗、環錠紡紗報價連續企穩外,越南紗、印度紗、中亞棉紗報價再次進入“跌跌不休”通道,不僅很大一部分棉紗貿易企業、中間商虧損面繼續擴大,而且沿海地區布廠等需求端棉紗采購賒欠、1-3個月賬期等現象逐漸增多,進口紗庫存偏高的貿易商處境有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