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震澤絲,織夢向輝煌。2025年1月8日,以“絲·致”為主題的震澤絲綢杯·第九屆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以下簡稱“震澤絲綢杯”)在江蘇震澤開評。經統計,本屆大賽共收到來自161家參賽單位的2338件作品,其中包含了院校、企業、設計工作室和獨立設計師的投稿作品。
在科技浪潮的席卷下,AIGC在設計的前沿領域開始擁有一席之地,因此,本屆大賽首次增設AIGC報名賽道,共收到相關作品近300件。AI可以通過對大量傳統文化元素的學習和分析,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的創意和設計方案,不僅為參賽者提供了更多元化設計思路和創作手段,也為家紡產品設計提供了更多選擇。
震澤絲綢杯AI賽道的設立,為大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新元素,為家紡行業的設計發展帶來了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促進了設計學科與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家紡行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全面的人才儲備。同時,也向行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家紡行業的廣闊應用前景,推動整個家紡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升級。
本屆專業評審團將繼續依托“家紡設計匯”小程序,全程采取數字化畫稿盲評模式,圍繞賽事主題,嚴格按照評審標準對參賽作品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深度評選,確保評審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同時,秉承專業、權威的辦賽理念,大賽組委會與江蘇省版權局合作,免費為參賽作品提供版權登記服務。
本屆大賽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設計師分會、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人民政府承辦,蘇州吳江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協辦。
強化國際時尚話語權
以文化內涵引領家紡設計新風尚
“震澤絲綢杯”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創辦于2016年,是國內第一個家紡行業專品類創意設計賽事。大賽自創辦之初便根植于絲綢這一中國悠久文化載體,連續多年被工信部、商務部列為“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重要活動,成為紡織行業文化自信與設計創新的標桿。
大賽評審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易表示,震澤絲綢杯大賽已歷經九載春秋,吸引了全國14400余名設計師及院校師生積極參與,累計提交作品超過2萬件。大賽不僅為行業挖掘并培育了大量設計精英,還在震澤建立了豐富的作品版權庫,為企業的產品開發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意源泉。
明年,震澤絲綢杯步入第十個年頭,也恰逢“十五五”規劃啟航之年。未來,震澤絲綢杯大賽將從深挖家紡文化內涵、推動科技與時尚融合、拓展時尚傳播渠道三個方面,構筑家紡時尚文化發展體系,掌控國際時尚話語權,為中國家紡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推陳出新 文化賦能
桑蠶破蛹實現蝶變創新
震澤古鎮作為傳統的絲綢重鎮,因蠶桑而興,以絲綢聞名。近年來,震澤鎮秉持推陳出新、文化賦能的理念,絲綢產業蓬勃發展,年產值超20億元,市場占有率高達33%。“震澤蠶絲”榮獲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蠶絲被制作技藝被評為省級非遺,太湖雪更是成為北交所“新國貨絲綢第一股”。
震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姚俊表示,持續舉辦“震澤絲綢杯”大賽,不僅能夠提升震澤及絲綢產業的知名度,讓更多人領略這一傳統而珍貴的文化產業之美,更是創建一個創意迸發、人才輩出、企業受益的平臺。
未來,將繼續攜手各方,繼續提升大賽品牌影響力,集聚優質資源,讓其成為中國家紡設計前沿理念的重要展示平臺,成為絲綢家紡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不斷完善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共推震澤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絲綢文化在震澤古鎮蝶變新生,再現輝煌,走向世界。
抽絲剝繭 精益求精
創新譜寫紡織時尚“新質”華章
本屆“震澤絲綢杯”的主題是“絲·致”,大賽新聞發言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毅對大賽主題進行了解讀。他提到,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絲·致”這一主題與此緊密相連。“絲”代表著絲綢文化,是震澤古鎮的傳統特色產業,而“致”則可從動、名兩種詞性闡述,既是取極致、精致之意,展現大賽對于設計作品的高要求,也是設計師們致力于將最好的中國絲綢設計作品奉獻給世界。
數字經濟推動流程再造、范式革新,拓展需求場景、價值半徑,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行業各界正積極把握AI技術發展機遇,張毅表示,期望參賽者能夠始終堅持以中國文化為設計內核,以數字化技術為變革手段,創造出更具個性化、風格化的時尚作品,講好當代中國的絲綢故事,提升中國紡織時尚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