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震澤絲綢杯”第七屆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下稱“震澤絲綢杯”)評審以線上形式舉行。本屆大賽以“絲·遇”為主題,2000余件優秀參賽作品悉數亮相,用創新豐富蠶桑文化,厚植絲綢設計的沃土,將絲綢這一傳統文化因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寶貴資源,為震澤絲綢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能。
根植絲綢
做強大賽,提升產業軟實力
實現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質量是制造的硬實力,設計就是制造的軟實力。在主承辦方的共同努力下,“震澤絲綢杯”大賽始終走在行業大賽的前沿,不斷通過做強大賽、挖掘絲綢好設計與優秀人才助力家紡產業提升設計軟實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監事長楊兆華在致辭中談到,“震澤絲綢杯”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很多的獲獎作品都得到了商業化運作,為震澤絲綢家紡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各位評委在評審過程中能夠發現好的作品、好的設計師,向行業推薦,促進優秀設計師、優秀作品與企業的對接,為企業的軟實力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中國家紡協會也在努力進一步提高“震澤絲綢杯”大賽的全國影響力,希望通過結合工信部開展的“三品戰略全國行”和紡織服裝行業“優供給促升級”系列活動,借助國家給予的支持力量,邀請當地工信廳參與到“震澤絲綢杯”大賽乃至其他活動和大賽中,提早謀劃、提前布局,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力量。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副鎮長薛美娟表示,“震澤絲綢杯”大賽一步步由稚嫩走向成熟,成長為具有影響力的家紡專品類專業性賽事,將震澤這樣一個以絲綢為特色的江南小鎮推到了中國家紡設計潮流的最前沿,也賦予了絲綢新靈感、新內涵和新定義,將這一傳統文化因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寶貴資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幾年受到了疫情影響,但震澤依舊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速度,展現了絲綢家紡產業強大的發展韌性。在良好的發展態勢之下,我們更加要辦好“震澤絲綢杯”大賽,通過大賽發現人才、挖掘人才,從而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增強設計軟實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震澤絲綢杯”大賽一定會越辦越好、辦出成效,為絲綢家紡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澎湃動力,讓絲綢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綻放新的光彩,希望大賽參賽選手和設計師們多來震澤實地感受其在絲綢方面的歷史氣息與文脈,將這種人文感受也融入到設計作品之中,創作出更好的絲綢家紡作品,講好中國絲綢新故事。
積淀資源
開放大賽,打開設計靈感通道
秉承“創新、開放、共享”的理念,持為行業與中國原創設計的發展出一份力的初心,大賽組委會不僅想將“震澤絲綢杯”大賽打造成為絲綢家紡設計者競技平臺,更希望它能更多地為行業、為企業增強原創設計氛圍,培養優秀設計人才。
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易介紹,本屆大賽共收到2281件作品,參賽單位共計191家,創歷年之最。前七屆大賽累計收到作品15389件,累計參賽單位864家。“震澤絲綢杯”大賽經過7年的發展,沉淀了寶貴的設計資源和不俗的商業價值。為了更好的整合設計資源,協會在2022年推出了“家紡設計匯”小程序,將行業內的大賽、流行趨勢、設計培訓等所有的設計文化資源進行集中。“震澤絲綢杯”大賽的報名和評比,率先在“家紡設計匯”小程序內啟用,參賽、評比等環節比往年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時,往屆大賽的優秀作品賞析也已經在小程序里面呈現,可以讓更多行業內和即將走向家紡設計崗位的學生和設計師觀摩學習,進一步加強對大賽的宣傳和推廣。
設計在學習和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更加激情的火花,接近、對比、迭代和流動不僅僅是構圖概念,也是資源共享和傳播的意義。
創新國潮
賽事引領,豐富絲綢產業文化
“震澤絲綢杯”大賽以中國紡織設計文化為內核,用國際流行趨勢對中國傳統設計文化進行新的設計、新的包裝,用世界聽得懂的聲音、看得懂的形式,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到世界。
大賽新聞發言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毅在采訪中講到,本屆大賽主題是“絲·遇”,就是讓絲綢遇見每一個人。絲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弘揚優秀的絲綢文化,讓絲綢遇見更多的消費者,用創新創意的設計令這一古老的文化載體煥發新的時代光彩,最終實現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目標。本屆大賽參賽作品的題材更加多樣,相比往年,在設計風格上也更加豐富。參賽作品與國際流行趨勢中的經典文化、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城市時尚等題材均有相對應的體現。尤其是在經典文化方面,能夠從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將絲綢之路文化與家紡產品相結合,展現國潮時尚的表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