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陪同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海燕、綜合部研究員王昕彤等一行5人到大連金普新區調研羊絨大衣產業。
本次調研采用座談與走訪企業相結合方式。大連市工信局副局長陳延明,金州區政協副主席、科工信局黨組書記姜為,中國服裝協會大連特派員李云生,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周濤、大連市服裝紡織協會副秘書長侯凱以及(大潮地項目)大連新新服裝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富等領導一同參加座談會。
姜為副主席在座談會上提出,金普新區希望通過羊絨大衣集群申報國家產業名城來助力新區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大連金普新區科工信局、商務局、生態環境局分管負責同志分別對羊絨大衣產業集群情況、產業布局方面、智能化數字化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介紹。王繼富董事長對2023年計劃投資10億元的區重點項目“中國服裝大潮地”在南部城區選址建設進行了介紹,項目契合大連定位為一座國際化門戶城市,將成為東北亞對外交流的門戶,也將成為金普新區羊絨大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公共服務平臺。
王翀會長介紹了遼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現狀和特點,表示下一步將全力協助地方政府做好羊絨大衣產業梳理、規劃以及名城申報的推薦工作。張海燕秘書長介紹了中國紡聯共建產業集群工作的流程,多年來集群工作取得的成效,對產業集群如何優化升級、申報流程、后續材料如何完善補充等做出了全面專業指導。
隨后調研組一行走訪了金普新區的楊屯村、吳屯村和八里村的大連全美時裝有限公司、大連娜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連新新服裝有限公司,在冠軍服裝城走訪了大連普星有限公司、大連富凱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大連金普新區目前約有200余家羊絨大衣生產企業,年生產羊絨大衣約700萬件(套),產值60多億元,從業人員2萬余人。羊絨大衣大多是手縫工藝,一件高級羊絨大衣手縫要達到一萬余針,對技術工人手工技藝有很高的要求,據說國內近一半的羊絨大衣產于金普新區,是國內外知名品牌羊絨大衣的優質供應鏈,國際品牌對這里的工匠非常認可,說這里做出的羊絨手縫大衣有靈魂,所以金普新區生產的羊絨大衣遠銷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日本和韓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調研組對金普新區羊絨大衣的產業生態、企業活力、生產特點和發展模式都給與高度的關注。一個企業的背后帶動的是成百上千的手縫者就業,一個集群的背后帶動的是百姓的增收致富。傳統手工藝在這里生機勃發,村民們利用靈巧的雙手縫出精美別致的大衣,也縫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