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人士對拋儲猜想風波剛偃旗息鼓,緊接著又迎來非國營貿易制80萬噸滑準稅配額增發消息,這無疑又給國內新疆棉市場重磅一擊,當前庫存較充足,國內棉市現狀如何?
圖1 2018-2019年國內3128棉花價格走勢圖
從圖1可知,從4月中旬以來,國內棉價呈現小幅上漲趨勢,整體調價幅度大致在100-200元/噸,棉價表現依然堅挺。主要原因為一是受鄭棉主力期價重心向上抬升,拉漲現貨價格。二是企業資金成本利息增加,成本支撐因素。三是資金面炒作,帶動業內人士看漲情緒。目前疆內皮棉市場穩定,大多優質棉已注入倉單交易,大部分棉企適時抓住機會買入套保,資金壓力相對之前寬裕。市場人士抗跌情緒較為飽滿,挺價惜售心理較強,雖然下游需求面尚不明朗,但眾多業者對后市行情仍持樂觀態度,受成本支撐,棉價下跌空間有限。
圖2 2018-2019年全國棉花工商業庫存統計
據我的農產品網調查數據顯示,如圖2,從新年度開始,全國棉花商業庫存呈現緩慢下降趨勢,3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約416.4萬噸,環比下降8.79%。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截至4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5.3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減少9.5天,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77.8萬噸,環比下降21.1%。由此可推算,全國棉花庫存大致494.2萬噸。按照每年800萬噸左右消費量來算,每月大致用67萬噸,那么當前棉花還可維持7個月左右。另外,國儲棉仍有270萬噸,具體拋多少量尚難定論,但是從供應端來看,市場供求是比較充足,短期來看,當前棉價的上漲動力不足,那么主要還得關注下游需求面的利好消息傳導刺激。若下游訂單需求恢復,國內消費增加,棉市或許生機盎然。
2019年3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對全國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共2865個定點農戶進行了第三次2019年植棉意向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738.07萬畝,同比下降3.35%,較上期預測的3.58%,回升0.23個百分點。當前新年度各地區春播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因近期氣溫回升,棉農種植工作進展較為順利,疆內地區大致4月底可結束新棉工作,內地地區,因18/19年度地產棉交售工作暫未全部結束,進展較為緩慢,預計5月初能結束植棉作業。那么隨著新年度植棉意向的下降,今年的種植面積以及產量變化影響關鍵,未來5月份的天氣值得眾多業內人士密切關注,也今年是否能出現去年5月份“過山車”般大漲行情,有待時間考證。
當前下游紡企訂單需求仍然一般,因減稅退費政策影響,企業成本降價倒逼紗廠降價優惠聲音呼之欲出,再加上終端需求較為疲態,紗廠被迫讓利降價銷售,降幅100-200元/噸左右,目前純棉32s主流報價為22500-24500元/噸,部分滯緩紗支大幅讓利,當前下游紡企銷售環境仍偏弱,但整體需求還是比較樂觀。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81.82億美元,環比增長39.05%,同比增長28.37%。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95.24億美元,同比增長36.45%;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86.58億美元,同比增長20.51%。今年開春以來,雖然訂單量較去年同比是有下降,但從數據來看紡織企業的需求是在逐步回暖,紡織企業關鍵在于市場心態調整。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棉市壓力偏大,下游需求尚未明顯回升,接下來紡織企業將進入傳統淡季,短期內棉市行情啟動緩慢。基本面上,國內棉花供需環境偏寬松,消費仍是常態,下游消費動力支撐有限,當前市場仍然供大于求,但后期仍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資金以及未來天氣因素炒作。目前中美談判走勢也在逐步向好,筆者認為,市場人士因把握機會,調整市場心態,當前慢牛行情或許也存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