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1.21-24)冀魯豫地區(qū)整體紡織市場發(fā)展形勢不容樂觀。表面上似乎棉花在高漲,紗線在小漲,可是坯布和成品面料似乎沒在漲,所以接單困難,實際成交量不高,觀望等待的氣氛濃重。
目前關于棉花的資訊滿天飛:新疆棉漲勢分析,2017年拍儲棉的時間規(guī)定及細則,棉花價格對后市發(fā)展影響分析等等;業(yè)內人士無不關注著棉花價格的發(fā)展趨勢,可是看來看去,棉花的高價位依然在那,而各廠家的現狀各有各的不同,多數是原棉庫存緊張,現用現買為常態(tài),訂單價格低,實際成本高,資金周轉困難,接單后湊款買原料的廠家比比皆是,惡性循環(huán)之下,有的甚至已經無法維持,關停的紗廠、布廠不在少數。據了解,近期因治理大氣污染,緩解霧霾的措施力度比較大,許多被強迫關停和經營本來不景氣借機關停的中小企業(yè)也有一部分;這樣的企業(yè)是關起來容易想再開可難了。而且臨近年底了,某些企業(yè)在加大力度催要應收賬款,也有部分企業(yè)在清理庫存,回籠資金,有將所有包袱全部甩在今年,明年輕裝上陣的打算。
本周內紗線市場各紡企的報價雖然均有所上調200-500元/噸,但是受下游市場打壓,實際成交價格并未達到預期漲幅,能維持原價出貨的居多。純棉紗用量維持前期水平,滌棉混紡紗銷量仍屬低迷,沒有起色,有單時價格也是相當苦,有時只能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