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主力合約1609自4月20日創出13450元/噸的高點后,開始回調整理,并于12200—12800元/噸區間反復振蕩后,近日再度走高且有望沖擊前期高點。整體上看,國際盤面走強,國內現貨供給偏緊,加上儲備棉拍賣形勢良好、下游紡織品需求回暖等,使得棉花市場多頭信心增強。對于后市,短期內可關注前高阻力位的壓力情況,如能形成有效突破,則鄭棉將展開新一輪的漲勢。
供給減少致美棉走強
目前,國際棉花市場呈現出供給下降的態勢,對美棉形成了較大支撐。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月度供需報告,預計2015/20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167.4萬噸,較上月預估數據下調5.5萬噸,較上年產量下降425.1萬噸,降幅為16.4%。全球棉花主產國印度、中國和美國棉花產量均出現減少,是造成全球棉花總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據美國農業部預計,2015/2016年度中國棉花產量將下降至518.2萬噸,較上年減少135萬噸,降幅為20.68%。美國農業部最新月度供需報告在下調全球產量的同時,還下調了2015/2016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量,由上年度的2448.3萬噸,降至2239.2萬噸,降幅為8.54%,同時預計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將下降至2100.6萬噸。
全球棉花供需偏緊的狀況,致ICE棉花市場主力資金做多意愿增強。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持倉報告顯示,截至5月24日當周,ICE期棉基金凈多持倉增加至31747手。凈多持倉已經連續9周增加,為2016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出機構資金對棉價繼續走高信心較大。
庫存偏低,進口減少
受棉價持續下行的影響,下游紡織企業庫存明顯偏低,導致短期生產原料緊張,市場對拋儲棉花資源的追捧,即從側面反映出了目前國內棉花市場的供需緊張狀況。據中國棉花信息網統計,自5月3日開始的儲備棉競拍活動,截至5月27日,輪出總投放量為53.63萬噸,累計成交52.71萬噸,成交率達到98.28%,其中進口棉成交27.72萬噸,成交率為100%,國產棉成交25萬噸,成交率為98.43%。本次國儲競拍總量預計為200萬噸,競拍不僅緩解了目前國內紡織品市場的需求矛盾,同時對消化國內棉花庫存幫助較大。
國內棉花市場現貨供需偏緊的狀況,已經造成棉花現貨價格持續回升。從國內棉花現貨價格走勢來看,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自3月29日創出11679元/噸的五年新低后,走出穩步回升之勢,截至5月30日已經升至12613元/噸,升幅達到8%。
進口方面,據統計,1—4月累計進口棉花28萬噸,同比減少33萬噸,減幅為54.1%。棉花進口量大幅減少,將減輕國內市場的供給壓力,對價格形成利多支持。
綜合以上分析,支撐棉花維持升勢的因素正在增加,盡管短期內面臨前期高點的阻力位,但受基本面因素支持,預計棉價突破前高并展開新一輪上漲行情或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