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國儲備棉管理有限公司發布通知,根據國家相關部門要求,為更好滿足棉紡企業用棉需求,2023年7月下旬開始,公司組織銷售部分中央儲備棉。
“管夠”還是“空城” 紡織人士眾說紛紜
此次公告規定了儲備棉銷售價格,即每周調整確定一次,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周儲備棉銷售底價(折標準級3128B)=上一周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算術平均值×權重50%+上一周國際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算術平均值×權重50%,但并未明確輪出數量。
根據以往2019-2021年首次輪出公告中均有明確輪出數量,即使未明確數量的2018年,也寫明了總量不定上限,并且明確了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過70%,將適當加大日掛牌量,而2023年則是曖昧不明的每日掛牌銷售數量根據市場形勢等安排。
該消息一出,引發了棉紡行業的關注,部分人士認為未明確拋儲量即是“管夠”,偏利空,部分人士則認為偏利多,市場一時間眾說紛紜。
拋儲落地 棉價還能延續漲勢嗎?
從拋儲開始,儲備棉成交價就是期貨盤面的風向標。短期內國內棉花供應轉向寬松,對當前棉花現貨、期貨價格續漲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棉價穩定。
消息公布后,鄭棉下跌,周三日盤窄幅震蕩,預計短期鄭棉依舊承壓運行。 7月19日,鄭棉主力合約低開高走,收于17160元/噸,較昨日收盤價變動不大。近期支撐棉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于供應端的擾動,干旱天氣、庫存下降、周邊商品走勢帶動等。但在國儲棉輪出的影響下,將限制棉價上方空間。國儲棉銷售公告昨晚出爐,拋儲政策或一定程度上緩解庫存緊張情況,鄭棉上漲驅動受阻,但長期國內減產疊加搶收預期仍在!資金看漲遠月情緒較強,疊加底拍價格尚可,盤面于政策公布后回調程度有限。短期,受拋儲政策出爐,預計鄭棉震蕩偏弱運行,后期需要持續關注拋儲細則和成交情況以及新疆產區高溫天氣對棉花生長的影響。
短期來看,儲備棉政策的出臺對價格和供需更多具有利空影響,近月棉價向上發展空間有限。但該政策未知性信息較多,只能從具體每日輪出情況進行后續分析。長期來看,輪出和輪入依然存在辯證統一關系,經過了自2014年以來長達將近10年的凈輪出,儲備棉庫存偏低,導致政策的出臺也釋放出長期輪入收儲的預期,對遠月合約以及外棉價格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