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沖突到巴以沖突,地緣局勢的緊張拉高了原油價格,影響了海運費用,給紡織企業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當地時間6月28日,黎巴嫩真主黨宣布使用多架無人機對位于賈通(Jatoun)的以軍第411炮兵營營部發動襲擊,并向位于拜特希勒爾(Beit Hilel)的以軍基地發射了多枚喀秋莎火箭彈。黎真主黨還表示,使用制導武器襲擊了位于卡法爾舒巴和薩巴阿農場的以軍基地。
同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視察以軍在該國北部的防空部隊時發表講話,稱以色列并不想與黎真主黨開戰,但正在為此進行準備。
原油帶動原料大漲
受此影響,原油已經連續3周累計出現上漲,進入7月以后,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將迎來新一輪上漲。
周一(7月1日),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8月合約漲2.26%,報83.38美元/桶。布油9月合約漲1.92%,報86.63美元/桶。
與此同時,聚酯原料價格也出現了大漲,PTA突破6000點。
截至6月28日,PTA現貨價格已經高達6030元/噸,再次突破6000元大關;乙二醇現貨價格也來到了4633元/噸,超過4600元/噸;滌綸長絲方面,FDY 150D報8400元/噸,POY 150D報7975元/噸,DTY 150D報9400元/噸,不同規格較月前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至7月1日及2日,滌綸長絲的漲勢仍未停止,依然有部分聚酯工廠發出了漲價通知。
紡織人在原料上支出的成本越來越高。
破萬航線出現
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也門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和導彈多次襲擊紅海水域目標。5月初,也門胡塞武裝表示將擴大打擊范圍,在紅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地中海打擊過去幾個月曾和以色列方面有交易的公司的所有船只,無論這些船是何國籍以及目標港口是何處。
除了胡塞武裝對在紅海和阿拉伯海航行商船的襲擊變得更為頻繁、精準外,近期船舶漏油、歐美多個港口出現的罷工事件、港口擁堵問題等,也給全球海運市場增添諸多變數。
船只繞航、需求居高、港口擁堵導致運力進一步缺失,加之多個大港面臨罷工威脅,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緊張局面,持續不斷推高著運價。
近日,全球集裝箱海運市場繼續呈現出強勁的上漲態勢,旺季效應顯著拉動了運價漲幅。據28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顯示,周漲幅高達6.87%達到了3714.32點,并已連續12周上漲。
在各大航線中,上周表現平平的歐洲航線再次展現出強勁的漲勢,運價大漲12.5%。同時,地中海航線和美東航線的運價周漲幅也均超過10%。其中,歐洲航線運價上漲12.55%沖破5000美元/TEU關卡,美東航線運價上漲12.05%突破了9000美元/FEU的大關。
大型貨代公司透露,7月1日起,除美東航線因碼頭工人罷工危機導致運價調升2000美元外,美西和歐洲航線均每大箱調漲1000-1200美元。地中海航線則多數維持每大箱7000美元的運價不變。然而,預計7月15日下一波漲價中,美西的漲幅可能會有所松動。
多家貨代公司指出,根據7月1日的漲價計劃,美西航線運價將從7100-7400美元調漲至8100-8400美元,美東航線將從8300-8400美元漲至10300-10400美元,成為首條運價破萬元的航線。
歐洲航線將從7500美元漲至8500美元,而地中海航線預計會保持在7000美元左右,或許有些公司會小幅上漲200-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