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近日發布。《行動方案》提出,全面提升紡織服裝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到2026年,江西省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600億元。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鏈主企業達到2家,“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00家。省級創新平臺達到8個,省級技術中心達到10家,完成國產化服裝3D數字化全產業鏈服務平臺開發及應用、新型苧麻織物抗菌柔軟整理劑的開發及產業化、高品質蓬松化羽絨制品關鍵加工技術及產業化、超細旦仿真皮革染色色牢度提升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省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數量達到10個,規模超2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4個,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達到15個。
江西省還將重點推進服裝、棉紡、化纖、產業用紡織品4條產業鏈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
服裝產業鏈方面,推廣應用三維人體掃描、智能化縫制、虛擬設計等先進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鼓勵創新設計,提升產業設計水平。加強產業對接,促進供應商、加工企業、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合作。積極創建區域品牌,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棉紡產業鏈方面,鼓勵企業采用數字化和智能制造技術,提升質效,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重點開發色紡紗、賽絡紗、精梳緊密紗、多組份混紡紗以及高支高密面料、高檔色織面料、經編襯緯特種纖維面料等差異化產品,提高附加值和競爭力。引進中高檔針織面料、高水平印染后整理企業,強鏈、補鏈、延鏈。
化纖產業鏈方面,支持龍頭企業加強研發創新,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纖維品質,滿足市場需求。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能耗和廢棄物排放,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鼓勵企業開發聚乳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制品,提升產品附加值。
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方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在非織造布、醫療健康紡織品、土工建筑用紡織品、交通工具用紡織品、柔性復合材料及線帶繩纜等領域推進數字化工廠建設。推廣綠色生產理念,采用環保材料和工藝,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加強廢棄物資源回收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鼓勵化纖企業開發環保型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開發多樣化的非織造布產品,拓展產品在工業、農業、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
江西省還提出,支持南昌青山湖區、共青城市等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推進品牌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打造產業生態,統籌推進產業、財政、稅費、融資、要素保障等政策實施,引導各類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