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短時間內市場棉花供應緊張情況暫難改,預計短期皮棉整體仍將繼續穩中偏強運行,但后期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市場供應量增加,屆時或面臨棉價回調的風險。
短期棉價深幅下探的條件并不成熟,貿易商盲目拋貨很可能形成“相互踩踏”,既不利于棉花市場穩定,也不利于下游紡紗和織布,預計后期棉價將呈階段性回調。
雖然棉花需求突然增加,但高棉價會抑制需求,下游服裝市場仍是化纖的地盤,棉花的市場份額仍在持續下滑,ICE如果漲到80美分以上肯定會讓更多的紡織廠轉向化纖。
據了解,近期儲備棉成交率仍居高不下,紡織企業加價積極,最高成交價屢創新高,最高超過16000元/噸,過高的成交價也帶動了市場棉花(14765, -15.00, -0.10%)價格走強。
在此期間,雖然儲備棉每日拋售3萬噸左右,但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期待有關機構加大儲備棉拋售量或延長拋售時間,以免市場出現擔憂供應中斷的心理。
目前國儲棉的投放量每天僅有2萬噸,遠遠低于市場此前預期,而棉紡企業又多處于低庫存狀態,短期內市場形成供不應求的局面,致使棉花期、現價格攜手上漲。
目前國儲棉輪出已經進入第十三周,受市場資源短缺的影響,涉棉企業積極參與競拍,使得競拍價格居高不下,部分企業認為目前棉花供應渠道比較單一,后期供應壓力較大。
儲備棉近來成交率100%,紡織企業加價積極,成交均價在15000元/噸以上,最高成交價屢創新高,最高超過16000元/噸,國內現貨價格堅挺也為期貨價格上漲形成支撐。
現在看來,儲備棉花的拋儲操作有點像春運期間搶車票。大家想春節回家心切,“鐵道部”卻把一部分的熱門路線的車票賣給了黃牛黨,而黃牛黨再加價,然后賣給真正的乘客。
基于目前市場對于高等級棉花的迫切需求和儲備棉投放量不足的情況,紡企呼吁國家增發棉花進口配額,從而穩定市場價格,讓中國紡織企業直接公平地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