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去庫存作為重要內容,國家采取儲備棉投放政策,在實現儲備棉去庫存的目標同時,保證紡織企業用棉數量,穩定棉價,縮小內外棉價差。
英國退歐,宏觀風險加劇,原油走低,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從PTA自身供需的角度看,即使逸盛7月初如期檢修220萬噸,但漢邦重啟基本抵消其影響;下游聚酯開工有下降跡象。
今年以來,我國棉紗市場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占領”我國中低紗市場多年的進口紗價格優勢漸失,而另一方面更具生產成本優勢的新疆紗正在崛起,并將“進軍”內地的棉紗市場。
綜合來看,預計2015/16年度阿克蘇、巴楚、庫爾勒等地手摘棉加工企業皮棉的虧損額度在300-600元/噸,虧損超過800元/噸的較少,機采棉基本實現盈虧持平或稍有利潤。
中國5月份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6%,與上個月增幅持平,也符合市場預期。
據中國棉花信息網統計,截至5月19日,儲備棉輪出累計成交37.97萬噸。其中,進口棉成交總量為23.18萬噸,成交率為100.00%,國產棉成交總量為14.79萬噸,成交率為98.42%。
也有貿易商逆向思維考量市場,從技術面分析,看漲后市棉花價格,認為國內棉花價格或將反彈,下游跟漲,進口紗貿易商買漲不買跌,外盤價格跟進,進口數量增加。
中國國內最受市場關注的是儲備棉投放,儲備棉成交的火爆說明棉紡織廠、貿易商原料庫存之低大大超出各方預期,而現貨又找不到合適的棉花,儲備棉將會逐漸填平這些需求。
綜上,商品整體氛圍利多、原油市場走好、供需處于去庫存的狀態以及投機資金的追捧,PTA 短期預計將保持堅挺,但基本面前景及下游市場情況上看,PTA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南疆一些棉企分析,儲備棉競賣連續兩日成交比例分別為99.32%、99.58%表明國內棉紡織企業的原料庫存較低,有的用棉企業很可能陷入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