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長277%,抖音帶貨品牌銷售額前十名排序依次為:鴨鴨、蘋果、華為、雅鹿、羅蒙、耐克、斐樂、海爾、美的、駱駝。鴨鴨以超過80億元的銷售額問鼎第一。
有分析指出,前十大品牌擁有銷量占優、客單價占優兩大特點,銷量占優意味著消費用戶基數龐大,客單價占優則代表著同品類中技術門檻高、品牌力強。時代紅利、消費場景、躍進模式,也是前十品牌的突出亮點。
具體來看,前十品牌中國產品牌占比八成,其中鴨鴨、雅鹿、羅蒙等傳統品牌均創辦于20世紀70年代。
如今國貨翻紅,鴨鴨4年GMV增長100倍,雅鹿成為羽絨服界的“蜜雪冰城”,500元內實現羽絨服自由,羅蒙40年堅守“廳局風”重獲年輕人青睞,駱駝成功平替北面、始祖鳥,成為大學生校服、“打工人”通勤裝。渠道方面,鴨鴨2020年完成股份重組后,被一個有近20年電商運營經驗的團隊接手。
同年,抖音提出“興趣電商”模式需要品牌,鴨鴨需要流量渠道,雙方一拍即合,鴨鴨開啟了自己全渠道戰略,在貨架電商和直播電商的推動下再度活躍。
有專業人士指出,直播電商和傳統貨架電商,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前者幫助品牌找到更精準的人,后者承接流量,這也逐漸成為近年來國貨羽絨服再度翻紅的主要經營模式。現在,從線上購物場景到線下大眾出行場景,都能看到鴨鴨的廣告,因此鴨鴨排名第一并不是抖音一個平臺的經營效果,而是在“貨找人”“人找貨”邏輯疊加下,通過整個全域生態的合力互相滲透、互相成就的結果。
極致性價比的國產商品,依然在2024年擁有最大的機會窗口,各大平臺將開啟全面比價模式,品牌提高復購將是最好的營銷方式,誰能更多地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誰就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