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鎮,紹興柯橋承載著千年的紡織文化與傳統。從春秋時期的“葛布十萬”到如今被譽為“國際紡都”,柯橋不僅見證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變遷,更在紡織產業鏈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柯橋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用一塊布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未來畫卷。
柯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吳越春秋》記載了越國向吳國獻上的“葛布十萬”。自那時起,柯橋便與紡織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古代,烏篷船是柯橋水道上常見的交通工具,人們劃著小船交易輕紡面料。這些船只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連接各地商人的重要紐帶,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柯橋人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結晶。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烏篷船逐漸被現代貨車所取代。然而,柯橋人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根,他們將這份傳承融入了現代化的生產流程中。今天,在柯橋區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從紗線到成品服裝的完整產業鏈條。這里匯聚了8000余家紡織企業,涵蓋了上游的紡織原料、材料,中游的印染、織造、裝備,以及下游的服裝服飾、家紡家居等各個環節。
三四十年前,柯橋的一些村落里還有人劃著烏篷船交易輕紡面料。那時誰也不會想到柯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之一。浙江互生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民回憶起早年使用烏篷船運貨的日子:“有布匹需要運輸時我們就去找船,和船家談好價錢,船把布匹運輸到碼頭后,還需要找搬運師傅用手推車把布匹拉到指定地點。”隨著時代的發展,小船戶頭“洗腳上岸”,貨車逐漸取代了烏篷船成為主流運輸工具。如今,互聯網貨運平臺的普及進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使柯橋的紡織產業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紹興如潤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傅葉飛說,2024年中秋、國慶節后,該公司的紡織品訂單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雙十一”期間的產品訂單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30%。“10月是最忙碌的月份,出貨高峰期我們每天通過貨拉拉企業版往外發6到8輛貨車。”他說。柯橋紡織業的各個環節是由一輛輛貨車連接起來的,貨車司機對行情變化的感受非常敏銳。10月以來,貨拉拉司機張書帥早上7點便開車出門,在8點前給貨車充滿電,然后開始接貨運訂單,直到晚上10點才回家。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進入21世紀以來,柯橋紡織業經歷了數次重大變革。首先是電子商務模式的興起,使得柯橋紡織企業開始接入電商渠道;隨后是B2C電子商務模式的影響,讓人們可以在網上直接購買紡織產品;再后來是電商直播帶貨的風靡,許多紡織企業紛紛加入這一新興領域;而當前,柯橋正在經歷跨境電商帶來的第四輪洗牌,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打通海外銷售渠道。
每一次變革都對貨運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貨物運輸往往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而現在通過互聯網貨運平臺如貨拉拉,物流速度大幅提升。“以前跑一趟可能要等半天,現在下單即走,一天能多跑幾趟。”貨拉拉司機張書帥說。據統計,柯橋紡織品貨運訂單占全部訂單的70%以上,其中50公里以內的短途運輸接近90%,主要服務于產業鏈上下游間的快速響應需求。
近年來,柯橋紡織業積極擁抱新技術,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例如,浙江互生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民介紹,該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減少了原材料浪費,提高了產品質量。他說:“我們還引入了自動化設備,實現了從設計到生產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此外,柯橋區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柯橋紡織業不僅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柯橋區積極推進綠色制造,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減少廢水排放,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區內多家企業已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確保生產過程符合國際標準。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互聯網貨運平臺也為柯橋紡織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貨拉拉等平臺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貨運效率,更重要的是促進了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訂單,貨車司機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接單,形成了一個高效便捷的物流生態系統。貨拉拉浙江區域經理李傳鎮介紹,貨拉拉于2016年進入紹興市柯橋區。隨著貨運供需兩側的需求連接到平臺上,貨車司機可以接到紡織全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訂單,讓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90后”貨拉拉司機宋文君在柯橋生活了20多年,在成為貨車司機的5年多里,他駕駛4.2米貨車運送紡織貨物幾乎把長三角的城市都走遍了。這些年,宋文君見證了柯橋的變化,以及互聯網貨運一步步融入柯橋的紡織產業鏈中。他說:“我以前在紡織企業工作過,現在離開紡織廠了,但平時運輸的貨物中八九成都是紡織產品,也屬于紡織產業鏈上。”
上一年,第七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柯橋召開,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紡織業界代表齊聚一堂。這不僅是對柯橋紡織實力的認可,更為其帶來了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展望未來,柯橋將繼續加強與全球市場的聯系,拓展海外市場空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紡織品牌。
紹興市中小紡織企業促進會會長江一瑋表示:“柯橋會眷顧每個努力的人。”這句話道出了柯橋紡織業成功背后的精神內核——不斷創新、勇于探索。無論是忙碌于柯海大道上的貨車司機,還是投身于紡織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家們,都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未來,柯橋將繼續引領中國乃至世界的紡織潮流,為全球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柯橋紡織業也在回饋產業鏈上的人,包括貨車司機。貨拉拉司機劉長玉在這幾年的跑貨運生涯中,看到了一些企業越做越大。比如,有時看到某個工廠拆了舊廠房,搬進了新廠房,他猜測這個企業的生意正紅火。柯橋紡織業的故事,不僅僅是關于一塊布的成長史,更是關于一群人如何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編織出一幅更加美好的未來畫卷。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柯橋紡織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發展。從古老的烏篷船到現代化的互聯網貨運,從傳統的手工織布到智能化的生產線,柯橋不僅傳承了悠久的紡織文化,更以其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挑戰。未來,柯橋將繼續深化與貨拉拉以及全球市場的合作,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加智能、高效的紡織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