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面料是化學纖維還是天然纖維,通?赏ㄟ^觀察外觀、觸摸手感、燃燒聞味及顯微鏡觀察等方法來判斷。
觀察法
天然纖維:一般外觀相對自然、柔和,可能存在一些不規則的紋理或色澤差異。如棉纖維色澤多為白色或淡黃色,表面有天然的轉曲;羊毛纖維有自然的卷曲,且纖維粗細不均;麻纖維則較為粗糙,有明顯的縱向條紋。
化學纖維:通常具有較為規則的形狀和均勻的色澤,表面光滑,纖維粗細均勻。例如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等,它們的表面非常光滑,光澤度較高,有時會呈現出一種塑料般的質感。
觸摸法
天然纖維:手感柔軟、舒適,具有良好的親膚性。棉纖維柔軟且有一定的彈性,吸濕性強,摸起來比較干爽;羊毛纖維手感溫暖、蓬松,富有彈性,用手擠壓后能迅速回彈;麻纖維手感稍硬,比較粗糙,但具有獨特的涼爽感。
化學纖維:手感通常較為滑爽,有些化學纖維如聚酯纖維和尼龍纖維,摸起來感覺比較硬挺,彈性較好,但缺乏天然纖維的那種柔軟和蓬松感。腈綸纖維雖然手感柔軟,但與羊毛相比,彈性和蓬松感還是有所不同,且腈綸纖維的保暖性不如羊毛。
燃燒法
天然纖維:燃燒時的氣味和灰燼狀態與化學纖維有明顯區別。棉纖維燃燒時,火焰呈黃色,有燒紙的氣味,燃燒后灰燼呈灰色,細而軟;羊毛纖維燃燒時,會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火焰較小,燃燒后形成黑色易碎的小球狀灰燼;麻纖維燃燒時,火焰也呈黃色,有燒枯草的氣味,灰燼呈灰白色。
化學纖維:燃燒時的氣味和灰燼狀態各有特點。聚酯纖維燃燒時,火焰呈黃白色,有黑煙,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芳香味,燃燒后形成黑色硬塊;尼龍纖維燃燒時,火焰呈藍色,有白煙,有類似芹菜的氣味,燃燒后形成白色或淡褐色的硬塊;腈綸纖維燃燒時,火焰呈白色,有黑煙,有辛辣氣味,燃燒后形成黑色硬球。
顯微鏡
天然纖維:在顯微鏡下,天然纖維具有獨特的形態特征。棉纖維的橫截面呈腰圓形,有中腔,縱向有天然轉曲;羊毛纖維的表面有鱗片,橫截面呈圓形或橢圓形;麻纖維的橫截面呈多角形,有中腔,縱向有橫節和豎紋。
化學纖維:化學纖維在顯微鏡下的形態較為規則。例如,聚酯纖維的橫截面呈圓形,縱向光滑;尼龍纖維的橫截面也多為圓形,表面光滑;腈綸纖維的橫截面呈啞鈴形或圓形,縱向有溝槽。
溶解法
天然纖維:不同的天然纖維在不同的溶劑中具有不同的溶解性。例如,棉纖維在常溫下不溶于一般的有機溶劑,但可溶于濃硫酸;羊毛纖維可在堿性溶液中逐漸溶解。
化學纖維:化學纖維的溶解性也具有特征性。如聚酯纖維不溶于一般的有機溶劑和稀酸、稀堿溶液,但可溶于某些特定的有機溶劑,如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混合液;尼龍纖維可溶于甲酸、濃硫酸等。通過觀察纖維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可以輔助判斷纖維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