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棉花內松外緊的格局未改變,美棉銷售和裝運的進度依然較快。目前美國國內棉價繼續上漲,如果印度的低價棉花資源被消化完畢,則供應將更為緊張。目前主要利空在于國內棉花價格偏高對需求產生了抑制,供需之間需找到平衡點,鄭棉更多以震蕩方式消化套保盤為主,期待天氣轉暖后走貨能有所好轉。
上周,鄭棉主力合約延續震蕩,期價徘徊于萬六關口附近。3月18日,鄭棉主力合約收16090元/噸,漲115元,突破萬六關口。
國內方面,目前核心邏輯仍為需求,下游市場好轉持續性等待驗證。但后期,炒作將轉為種植面積與天氣方向。
目前國內棉花消費清淡,“金三銀四”旺季表現不明顯,企業補庫和生產積極性并不高。棉花供應充足,庫存維持高位,供應寬松。截至1月31日,國內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工業庫存量為89.69萬噸,環比增加1.03萬噸,同比增加30.37萬噸。
綜合來看,當前商業庫存和工業庫存均處于中性偏高水平,供應充足。需求清淡,下游采購謹慎。目前盤面加上質量升貼水后具有一定的套保利潤,估值中性水平。
棉價走勢分析
當前棉價上漲面臨的阻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外棉價格經歷快速上漲后有所回調,紡企觀望心理較強,購棉意愿降低;二是隨著2024年棉花春播臨近,棉價走向有待主要國家棉花種植意向變化的指引。
當前棉價獲得的支撐力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近期中國對美國、東盟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回升,紡織企業對“金三銀四”的預期向好;二是近期隨著國際原油價格走強,棉花纖維的主要替代品滌綸短纖價格有所上漲;三是2月份以來波羅地海航運指數持續上漲,累計漲幅達69.31%,體現了國際貿易回暖態勢;四是澳大利亞取消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其中包含對睡衣、衛生用品等品類,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對棉花的需求;五是考慮到紅海沖突范圍擴大將嚴重亞歐航線運輸時效,預計歐洲訂單從東南亞國家轉向中國的概率較大,這也將導致棉花消費從東南亞國家轉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