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回顧總結了2023年的工作,并對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以及政府工作任務作了闡述。
發展成績鼓舞信心
開幕會后,來自紡織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報告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總結和提出的新的工作任務,堅定了大家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鼓舞了進取的力量。未來要更好發揮產業自身優勢,努力用創新來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持續推動紡織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新鄉白鷺投資集團董事長邵長金表示,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
邵長金表示,過去一年,面對外部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發展中的困難,政府釆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調結構、優創新、促轉型,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體實現了回升向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聽取了今年的報告,他對我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更加堅定。
高端智能與綠色轉型引共鳴
報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報告還提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
對此,紡織行業的代表共鳴頗深。
邵長金表示,報告在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措施時具體目標明確,無論是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還是數字賦能,都充分體現出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發展的硬道理。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表示,今年報告提到的“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讓她感觸很深。作為一名從事紡織行業的技術工人,她深切感受到在過去幾年中,紡織行業在數字化浪潮中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通過“智改數轉”實現降本增效,以數字經濟的集聚發展賦能傳統制造業加速轉型。常州老三集團借力“智改數轉”,獲得了持續發展的動能,2023年稅收和利潤同比增長5%,這也讓紡織行業的技術工人更加堅定了大家對行業未來發展的自信。
科教興國與人才建設至關重要
報告還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實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報告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舉措。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對此感觸很深。她表示,知識產權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保護好知識產權,有利于持續激發企業的創新能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當前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增多,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中小企業仍存在問題和困難。報告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將有利于增強這方面工作的力度。
邵長金表示,無論是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還是加大鄉村振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都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執政宗旨,對做好今后的工作我們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