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10-14日),國外疫情仍舊嚴峻,對消費的影響正在累積。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全面出擊、步步緊逼。國內經濟的恢復和長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居民對紡織服裝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都明顯下降。在出口、內銷雙下降的形勢下,國內紡織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人民幣升值后,又面臨低價進口紗的沖擊,棉紗銷售競爭激烈,價格低、回款慢、風險大,常規品種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二季度出口美國服裝單價下降20%,除了因為超市貨比例增加的結構性單價下降以外,用棉比例減少也是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貨方面。缺乏消息指引,鄭棉延續回調,在10日均線處獲得支撐后依托10日均線窄幅盤整。9月合約臨近交割,部分資金移倉1月,成交、持倉均大幅減少。主力合約2101周五收于12840元/噸,周跌120元/噸,成交、持倉均明顯增加。持倉前20名,持多單268723手,周減32401手,空單402980手,周減20179手,凈空114078手,增加12222手,凈空持續增加,反映看空氣氛仍濃。注冊倉單16396張,周減830張,其中內地庫8736張,新疆庫7660張,內地庫又集中在江蘇地區4968張,占內地比例56.9%,反映江蘇及周邊地區消費潛力大。全球疫情仍在持續,防控已經常態化,在中美關系和疫情好轉之前,鄭棉較長時期仍是低位區間震蕩,新棉即將上市,對盤面將帶來壓力,新棉收購和鄭棉走勢將互相影響,鄭棉主力CF2101合約在12500-13100元/噸區間震蕩概率較大,本周隨美盤下探的概率也較大。
外盤方面。美棉在40日均線獲得支撐,并依托40日均線盤整。全球貿易環境惡化,海外部分地區疫情仍很嚴峻,中美摩擦升級,紡織服裝消費降級,用棉比例下降,本周可能向下尋求支撐。在疫情和中美關系好轉之前,棉花價格低位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現貨方面。內地庫新疆棉點價成交集中2009合約12150-12200元/噸,機采基差集中在300-600元/噸,手摘基差集中在700-900元/噸。進口棉中,巴西棉因性價比好,成交活躍,低價的印度、西非棉也有少量成交,高價的澳棉、美棉成交稀少。紗廠仍采用隨用隨買、逢低點價采購策略。
操作建議。疫情疊加中美摩擦,全球經濟下行,消費減少疊加消費降級,棉花被低價化纖替代,棉價將低位震蕩,隨著消費恢復底部將逐漸上抬。紗廠需把握節奏控制合理庫存,逢低階段性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