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14日表示,目前歐洲的疫情好壞參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新增病例開始慢慢減少,但土耳其、英國等國家的新增病例正在增加。此前,為了防控疫情,美國已經關閉大部分的經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一表示,即將完成一項重新開放美國經濟的計劃。特朗普政府或將放松疫情相關封鎖措施引發的樂觀情緒,蓋過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令人擔憂的業報造成的拖累,致使美國股市周二跳漲。
ICE美國棉花期貨周二也因股市走強和美元走軟上漲,但受需求優慮限制了價格漲幅。主力ICE7月棉花合約收高0.11美分,漲幅0.2%,結算價53.18美分/磅。國內鄭棉今日高開后,主力合約多頭小幅增倉,隨后震蕩運行。自上周階段性反彈以來,鄭棉已小幅收復失地,目前主力CF2009合約在11300-11500元/噸區間徘徊。如今棉價被低估,處于歷史相對低位,部分抄底資金躍躍欲試,加之北半球棉花播種積極全面開展,天氣炒作和非洲蝗災卷土重來或提供“機會”,外盤上漲也將給國內棉花市場提供一定支撐。
目前國內外現貨購銷雖未明顯好轉,但部分紗線企業表示,隨著疫情控制拐點臨近,計劃將適當增加補庫。本周新疆皮棉現貨自提價格在11500-12000元/噸,青島港進口巴西棉12100-12400元/噸,相較紡企節前補庫成本,有較強性價比優勢。目前唯一問題僅在于企業成品的消化,不同紡企間效益差異也比較大。相信隨著內需市場的恢復,部分企業的收益必將好轉。因此,局部市場向好或刺激市場出現階段性反彈。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投資者對疫情帶來的消費悲觀預期正在弱化,多空雙方博弈明顯增強,在階段性筑底過程出現反彈的概率正在增加。當然后續還要繼續關注原油、疫情、蝗災、各主產國天氣變化等相關消息因素對棉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