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意社數據統計顯示,截止3月19日,國內皮棉現貨市場均價報12236元/噸,較月初下跌6.67%,同比下跌21.60%。近期,儲備棉成交火熱,幾日成交均價保持堅挺,周三,國內現期棉花喘息一天,未有大的跌幅。好景不長,鄭棉跌停,現貨下跌模式重啟。3月19日,鄭棉主力合約2005合約價格跌停,收盤價1109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下跌4.02%。
從宏觀層面來看,疫情在全球狀況不容輕視,多國陸續采取封城以及關閉邊境的措施。貿易活躍度下滑是肯定的,棉花的市場需求預計再度下調。市場選擇避險,美股大跌,并出現多次熔斷,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市場擔憂情緒或難以消散。美國農業部在之前發布的植棉預測中顯示面積將減少,加上疫情的影響,棉價大幅下跌,美棉種植面積可能進一步縮減。但是紡織品的市場同樣受到影響,印度方面就預計今年紡織品出口最多可能下降40%,雖然國內的企業復工情況不錯,但國外疫情的爆發,陸續采取封閉措施讓訂單大幅縮水。棉價雖大幅下跌,但出貨的速度不快。
現階段的棉價下跌是市場恐慌引起的,期棉隨金融市場暴跌,3月19日國內現期差高達1141元/噸。從現期表中可看出,期貨差距拉大,到達峰值過后,差距會被慢慢縮小。在預計期貨繼續下跌的狀況下,近期現貨大幅走低的可能性較高。
棉價跌勢已定,紗價能撐到幾時。自2月10日大部分企業復工至今,國內棉花現貨下跌近1200元/噸,棉紗卻不松口,仿佛時間停止在了去年年底。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年前紡企備貨,年后訂單縮減,成本難以消化;另一方面,市場需求平平,詢價者寥寥,無成交,難定價。但目前棉花價格毫無反彈之意,靠成本支撐報價渺茫,同事山東棉紡企業棉紗庫存已累積至1個月以上,部分開工較晚的企業庫存也到了20天以上。企業已經在讓利出貨,下一步就是市場松動,預計短期紗價下跌。
在中美貿易向好發展,以及簽訂階段貿易協議的利好刺激下,去年10月至今年1月中旬棉價緩慢回暖。但3月份十幾天內,棉價就跌回10月水平甚至更低。生意社分析師認為,疫情在全球范圍的爆發,致使股市、原油大跌,市場軍心不穩,棉價恐慌式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