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2日,河北石家莊、高陽及唐山等地紗廠、印染廠、織造廠絕大多數已復工,但是,受外地工人返崗難、訂單較少等影響,企業產能恢復較為緩慢。目前,產能恢復在30%左右,個別50%。
正當各企業加緊恢復產能,打算開足馬力生產的時候,鄭棉突然暴跌,各企業受到不小打擊。3月2日,滄州某400型軋花廠負責人介紹,本來已在上周四(27日)與山東一家紡織廠談好了一筆70多噸的皮棉購銷合同,皮棉銷售價格為13300元/噸(毛重、帶票),還未真正成交,就收到了該紡織廠的毀約通知。
鄭棉下跌給正在銷售的皮棉現貨極大壓力。2日,衡水某貿易商直接將價格下調200元/噸,“雙28”新疆手摘棉出廠報價在13500元/噸(公重、帶票),“雙29”手摘棉公重報價在13700-13800元/噸。
不少企業負責人對疫情的發展普遍關心,尤其在全球大范圍蔓延,預計將對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紡織品、服裝作為以外貿為主要增長點,如果疫情在全球大爆發,中國的紡織業也將遭受重大打擊。
因此,近幾天,不少紡織廠也對紗線逐步悲觀起來,個別企業甚至已緊急下調部分紗線報價。
由疫情在全球蔓延引起的這場市場震動會延續多久,棉花、紗線行情會如何走?還要看未來疫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