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貿易談判再添波瀾,國內收儲政策靴子落地,新棉產量預估下調,利多消息頻出,但市場反應平平,鄭棉倉單數量及下游紗線庫存均創歷史同期最高值,對盤面形成有效壓制,操作上建議逢高短空。
收儲政策再現。11月14日,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聯合財政部發布公告稱,為加強中央儲備棉管理,進一步優化儲備結構、提高儲備質量,決定輪入部分新疆棉,輪入時間為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國家法定工作日,輪入總量為50萬噸左右,每日掛牌競買7000噸左右,輪入價格隨行就市,動態確定。同時,此次輪入還對質量做了明確規定,即符合交割品級及以上。
近12年來,共有過4次國家層面的輪入,分別為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輪入總量279萬噸;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輪入總量455萬噸;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輪入總量667萬噸;2013年9月至2014年,輪入總量為660萬噸。截至2019年11月25日,內外棉價差為529元/噸,處于近5年來最低水平。
2013/2014年度末國儲棉庫存最高達1095萬噸。2015年國家取消了棉花收儲,并開始大力拋儲去庫存,截至2019年9月30日,國儲庫存僅剩下不到150萬噸,如果未來收儲50萬噸,到2019/2020年度末,國儲庫存不到200萬噸,依然遠低于業內公認300萬噸的國儲庫存安全線。因此本次收儲情緒上可能會激發多頭熱情,但實際上對棉花基本面影響有限,不宜過分解讀。
國內新棉預估減產。有關機構于10月15—30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棉花產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棉花平均單產121.9公斤/畝,同比減少3.7%,較8月調查結果下降5.1個百分點;按監測系統調查實播面積4794.3萬畝測算,預計總產量584.3萬噸,同比下降4.3%,較8月預測下降5.1個百分點。
預計2019年新疆棉花平均單產140.9公斤/畝,同比下降4.6%,預計總產量497.4萬噸,同比下降2.5%,均較8月預測減少5.5個百分點。
棉花及紗線庫存均處于歷史同期高位。近一年來棉花庫存一直處于高位,10月商業庫存為322萬噸,同比增加8.4%,環比增加46.4%,為近10個年度歷史同期最高值。另外,自2018年年初以來,鄭棉倉單數量不斷累積,并接連創出新高,至2019年5月達到鄭棉上市以來的極值,超過2萬手;11月初,新棉大量上市,新棉倉單再次累積,截至2019年11月25日,一號倉單數量為15787張,有效預報5268張,合計21055張,為鄭棉上市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
紗線庫存直接影響下游對棉花的采購。自5月開始,紗線被動累庫明顯加速,并一路飆升。隨著紡織傳統旺季的到來,10月開始紗線去庫存速度有所加快,截至10月底,紗線庫存為27.16天,環比減少8%,同比增加26%,處于歷史同期最高值。
總之,國內利多消息頻出,但鄭棉“冷靜”面對,波瀾不驚,核心問題在于下游需求疲弱。紡織傳統旺季即將進入尾聲,鄭棉更是難有作為,技術上,鄭棉上方壓力較大,建議逢高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