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9月中旬以來疆內棉籽價格呈現觸頂回落,但因交售量寥寥,油脂廠和短絨廠處于“有價無市,有收無售”的狀態。18、19日南疆手采毛籽到廠價1.98-2.02元/公斤,機采毛籽1.88-1.90元/公斤,均較9月上旬最點時下調0.04-0.05元/公斤。
一方面2019/20年度新籽上市進入“倒計時”,新籽雖然出油率提高但水份比較大、雜質也不低,油廠、短絨廠為了防范風險先壓低收購價自保;另一方面目前近一、兩年內地赴疆采購棉籽的油廠越來越少(主要是河北、山東、江蘇等地企業),油廠、短絨廠間搶收現象減弱;再加上目前棉籽市場無乎沒有流動,有報價無資源,因此降價對軋花廠、農民的影響不大。 從調查來看,截止9月下旬前,喀什(含巴楚)、阿克蘇、庫爾勒三大棉區開秤收購的軋花廠仍“屈指可數”,除巴楚、麥蓋提、莎車少數棉花加工企業收購量達到200-500噸外,其它地區棉企仍處于試收軋階段,收購量一般未超過200噸。一方面9月上中旬持續的低溫、降雨、寡照天氣不僅影響了棉花生長,籽棉上市期再次推遲(伏前花采摘也不順利);另一方面農民對軋花廠掛牌價不認可、不接受,仍傾向于“預售”,但軋花廠普遍認為“不定價不結算不開票”風險較大,減收、拒收現象時有發生。當然近日CF2001合約又跌破13000、棉籽價格下滑也使軋花廠收購“謹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