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USDA大幅上調全球棉花產量預期,全球棉花格局由產不足需逐漸轉為產需平衡;國內棉花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市場需求萎縮明顯;棉紗購銷持續(xù)低迷,加工企業(yè)庫存高企。
全球產量上調國際棉價低迷
本月USDA全球農產品供需報告預測,全球棉花供需將由產不足需轉為基本平衡。報告顯示,2019/2020年度全球植棉面積創(chuàng)7年來最高,全球棉花產量增加近6%,美棉產量增加20%,至479萬噸,全球消費量增速放緩至2.6%。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731.5萬噸,較上月增長142.12萬噸;消費量2741.8萬噸,同比增長59萬噸;期末庫存調至1647.9萬噸,同比調減16.5萬噸。全球產需缺口由去年9月預計的150萬噸收窄至10.3萬噸。
受產量大幅上調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因素影響,雖在5月下旬由于美棉種植進度較慢,ICE期價小幅回漲,但全球棉價整體低迷,沒有回暖跡象。據統(tǒng)計,5月28日,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為77.99美分/磅,較上月同期下降9.34%,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35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1133元/噸;內外棉價差1264元/噸,較上月同期擴大153元/噸。
貿易陰影籠罩棉價全線大跌
5月上旬,由于新疆產區(qū)凍雨天氣炒作,鄭棉期價小幅反彈;中下旬鄭棉期價經歷兩次跌停后繼續(xù)下探,至5月28日鄭棉主力1909合約結算價13641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2061元/噸。
受期貨市場價格暴跌影響,棉花現(xiàn)貨價格5月中下旬開始逐步下落。5月28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4614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980元/噸。
年度棉花輪出第一個月,受期價下跌影響,底價幾次下調,整體成交情況良好。中儲棉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5月份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儲備棉輪出掛牌量20.3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5.7萬噸;實際成交18.6萬噸,成交率91.87%,較去年同期上升10.74個百分點;成交均價13680.05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135.09元/噸。
棉紗需求萎縮購銷難有起色
5月份,由于紡織業(yè)出口受到明顯打擊,原料采購速度下降,國內棉紗市場需求明顯萎縮,純棉紗、棉布價格跟隨棉花價格震蕩下跌;滌綸短纖價格隨原料PTA價格大幅下跌。
本月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下游紡織業(yè)受到貿易沖擊預期加大。市場受避險情緒影響,4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為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在產業(yè)鏈下游嚴峻的經貿形勢下,棉紗消費短時間內將持續(xù)低迷。據調研,5月以來,棉紗加工企業(yè)訂單量較往年偏少,庫存越來越多。很多企業(yè)庫存升至30天以上,個別達到36天,較去年同期整整高了10~15天。
棉紗受上下游市場萎縮影響,價格普跌,且在今后幾個月價格存在暴跌的可能性。5月28日,中國32支普梳純棉紗22397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558元/噸;滌綸短纖價7936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864元/噸。國際棉紗價格跟隨印度紗價上漲,常規(guī)純棉外紗均價低于國產紗225元/噸。
基本面來看,目前下游紡織業(yè)受到沖擊較大,原料需求明顯萎縮。紗線庫存高企,低價儲備棉以及進口關稅配額下的棉花供應較為充足,棉花價格暴跌后,市場進入新的價格區(qū)間運行,短時間內上行動力較小。
宏觀環(huán)境方面,目前中美經貿關系持續(xù)惡化,市場仍處于恐慌之中,短期內宏觀情緒將繼續(xù)主宰市場價格波動。6月份重點關注第一批2000億美元被加征關稅船只到港以及G20峰會中美可能出現(xiàn)的會晤,或將對市場產生新一輪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