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棉移倉換月以來,走勢甚為平穩,整體呈窄幅震蕩之勢,上方最高位為15525元/噸,下方最低位15410元/噸。鄭棉主力日最大漲幅為1.29%,創于G20峰會之后首個交易日,其后走勢企穩,最大漲跌幅均不超過1%。那么接下來棉價將如何演繹,筆者觀點:短期難有趨勢性上漲,且下方仍有下挫空間。本文將從新棉上市情況、倉單壓力、下游需求三大方面對此觀點加以陳述。
一、季節性供應壓力
自9月中下旬棉花零星上市開始,到目前棉花大量上市,季節性供應壓力已然到來。截至2018年12月19日,2018棉花年度全國共有951家棉花加工企業按照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進行公證檢驗,檢驗量達到399.86萬噸,其中新疆棉檢驗量達381.49萬噸,內地棉檢驗量達18.37萬噸。
據目前注冊倉單數據顯示,18年度新疆棉注冊倉單13415張,折合53.67萬噸。在下游需求整體偏淡、新棉現貨銷售不暢的前提下,目前注冊倉單量依然如此之少,可見棉農對盤面不認可,不忍在盤面上拋售棉花,同時也可預知如果下游需求持續不佳,棉價或將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更確切地說會在未來的某一個導火線下出現全面崩盤。
目前國內新籽棉收購價在2.8-3. 56元/斤,當前市場籽棉價格仍低于棉農心理預期,且當前籽棉貨源減少,棉農挺價觀望心理較強,支撐價格止跌企穩。但是,因皮棉行情持續疲軟,軋花企業加工利潤微薄,開機意愿不高,加之目前市場籽棉收購已進入后期,棉花質量較前期也有所下降,廠家過高價格收購籽棉意愿不高,亦令其暫難上漲,預計短線籽棉價格或將窄幅波動。
近日,國內皮棉價格維持穩定,目前國內內地軋花廠三級皮棉出廠報價在14500-16000元/噸,因軋花廠加工利潤不佳,且近期棉籽市場呈弱勢,整體開工率不高,廠家手中持有皮棉貨源有限,支撐價格維持穩定。加之,因美元上漲、美股和油價下跌以及貿易談判進展緩慢使交易商無意做多,利空皮棉現貨市場,且目前紡織企業及經銷商仍有存貨,庫存多的可維持生產至明年4月份,加之新棉成本較高,當前下游并無大規模采購皮棉現貨的計劃,亦令其價格暫難上漲,預計短線皮棉價格或將穩中偏弱為主。
二、倉單因素分析
隨著鄭棉期貨CF1901合約交割期臨近,期貨陳棉倉單逐漸流出,部分紡織企業受階段性補庫需要,開始少量采購原棉。據了解,目前陳棉倉單性價比較高,并且倉單棉主要為優質新疆棉,大多資源長度均在28mm以上,強力在27 cN/tex以上,適合紗廠對一般紡棉的要求。貿易商主要以基差點價進行銷售,其中江蘇地區庫存倉單長度29mm,強力27 cN/tex資源報價15400-15600元/噸,而固定價資源報價在15700-16000元/噸,陳棉倉單性價比優勢明顯。此外,市場上仍有少量前期輪出的儲備棉資源,適合紡低質紗線,因其低價優勢突出,仍是部分中小紡織企業采購的主要原料。現貨價格企穩,使得貿易商操作性增強,加之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區庫存資源因便于就近運輸,未來內地銷售情況可能有所好轉。
截至12月20日,一號棉花倉單及有效預報達14727張,折合58.91萬噸。其中17/18年度陳棉5163張,占比35.1%;18/19年度新棉9564張,占比64.9%;內地棉1312張,占比10.9%;新疆棉13415張,占比89.1%。12月20日當日,陳棉倉單流出119張,新棉流入212張,凈流入93張。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交割細則規定表明2017年生產注冊的棉花有效期到2019年3月底。目前,陳棉倉單的流出速度尚可,照此速度,陳棉倉單需40余日便可全部流出,所以之前炒作的巨量老倉單難以消化的邏輯不攻自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截至今日,新棉的注冊倉單量達到歷史頂峰,剛過去的老倉單壓力已經告訴我們倉單巨壓下行情的演繹規律。業界人士預測,未來CF1905倉單的壓力完全可與CF901倉單壓力一較高下,CF905的底部并未到來,下方仍有空間。
三、目前下游需求很淡,庫存充裕
業內人士于11月中旬調研全國40多個城市,結果顯示:下游需求很淡,部分地區小型紡企運營艱難。廣東張槎等重要紡織基地也面臨訂單稀少的情況。由于今年拋儲延長一個月,且儲備棉性價比高,很受下游紡企青睞,目前原料庫存備貨依然可以維持3個月有余,短時間內采購意愿不足。
四、價差結構分析
CF905/CF901價差方面,由鄭商所棉花交割細則的時間貼水測算,2017年生產注冊的棉花倉單自2018年8月1日開始貼水,每日貼水4元/噸,截至目前,CF901交割倉單已歷時貼水173天,共計692元/噸。結合資金成本和倉儲費用(0.8元/噸·天),CF905/CF901理論價差約為830元/噸,目前價差處于低位,未來價差大概率走強,基于此,跨期套利者可做出“買入套利(多CF905空CF901)”的操作。
五、后期需關注的市場熱點
1、中美貿易摩擦進展情況
“我們正在確認幾次會談的后勤安排……我們期望明年1月舉行會談。”當地時間1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美國財長姆努欽就中美貿易談判問題這樣表示。這被認為是月初中美達成貿易“休戰”共識至今,美方就下一步具體談判給出的最明確“時間表”。姆努欽同時表示,期待在3月1日關稅“休戰”截止期前達成協議。雙方最終能否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公式需要高度關注。
2、國內棉花市場調控政策
根據以往經驗,國家有關部門一般會在歲末年初公布儲備棉輪換計劃。經歷三年連續輪出后,2019年儲備棉輪換政策是否會有新的變化需密切關注。
3、大宗商品市場總體變化
CRB指數已幾乎處于30年來底部,本身存在技術反彈需求,其走勢值得密切關注,特別是要關注原油和有色金屬等權重較大、交易相對活躍的商品價格變化趨勢。若全球經濟有實質性好轉,大宗商品價格或將出現普漲。
六、觀點總結
1、短期市場經濟壓力凸顯
國際上,美國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12月美聯儲再加息,流動性繼續收縮,金融市場延續動蕩的可能,大國博弈仍在繼續,短期壓力凸顯。國內市場,經濟下行壓力日益沉重,棉花有反復探底趨勢;當前是紡織產業鏈運轉最艱難的時期,融資困難依然存在,企業資金面趨緊,春節前資金面趨緊情況可能更甚,短期棉價或將繼續下行。
2、對中長期應保有信心
首先棉花、棉紗市場抗跌性較強,油價穩步回升,有利于PTA等價格的穩定,對中長期鄭棉形成支撐。下游產業并未出現系統性風險,企業效益全年尚可。紡織企業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強,目前下游紡企儲備原材料庫存平均為4個月,后期需求釋放,下游紡企或將加大對新棉的需求。加之,全球庫存消費比持續下降的大格局并未改變,中長期棉花依然有利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