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至今,化纖產品經歷了大幅的普跌行情之后,走勢開始分化。以POY為代表的部分滌綸長絲產品由于上游原料的裝置檢修,加上POY4+2會議的再次召開,滌綸長絲似乎又有躍躍欲漲之勢。正當市場在揣測聚酯產業鏈這波暴跌行情能否就此告一段落,原料價格能否筑底反彈的時候,原油卻再一次遭遇黑天鵝,單日跌幅超過了6%,聚酯行情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是誰讓聚酯行情有了起伏?
就滌綸長絲而言,筆者認為助推近日回暖行情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滌絲工廠的減產動作的提振。12日隨著滌綸長絲供給側會議的召開,會上除了反饋近日市場慘兮兮的行情外,還商討了減產的可能性,隨后包括各大聚酯工廠都在前期降負的情況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產動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滌絲市場,導致產銷也達到了120%。
而另一個影響因素來自于PTA裝置的檢修,本月PTA裝置檢修量繼續加碼,開工率下降至70%,供應量縮減使PTA連續四周處于溫和去庫存的態勢。另外上周逸盛宣布大連其225萬噸裝置有兩個月技改計劃,加上恒力石化3號220萬噸PTA生產線預計1月檢修,導致未來PTA供應壓力顯著減輕,短期提振了PTA行情。
第三,當然也來自于下游的剛需補貨,下游江浙織機及加彈因新訂單不佳和庫存貶值壓力,降負已經超過1個月,在保有低開工率的生產下,目前也到了新一輪剛需補貨的節點,據織造市場反映,多數織造工廠已處于3-5天以內的低原料庫存,若市場回穩,不排除小批量囤貨的動作。
最后,則是國際油價。國際油價11月13日大幅下跌,WTI原油價格單日跌幅為7.07%。創出近兩年多來最大日跌幅。作為化工的基準產品,原油短期內大幅下跌,將對聚酯產業鏈的價格支撐造成巨大的打擊。
下游的抵抗一直在,未來聚酯行情還待考驗
“久漲必跌”,經歷近兩個月綿綿無期的下跌行情之后,市場終于看到了一絲行情上漲的曙光!但此次上漲能否成為撬動市場景氣拐點?筆者認為,時機或許還未到,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的考驗。
從滌綸長絲端看,這一系列的減產動作帶給滌綸長絲多少減量?從目前透露的聚酯工廠減量情況來看,3300噸/天,折算成月度消耗也就10萬噸左右,再加上近日桐鄉地區一套30萬噸的聚酯新裝置已于近日投產,其實以目前的聚酯減產的量來說,體量不是很大。更多是供給側會議的催化。后期關注聚酯工廠是否存在更多的減產情況。
另外一方面,目前滌綸長絲反季節性的高庫存壓力還比較大,在以往的生產活動中,11月份一般是長絲去庫存的時間,元旦之后則會迎來為期兩個月的累庫存階段。但是今年的累庫存似乎來得早了一些。聚酯庫存目前已達到年內的最高位。同時從近周來看,終端織機和加彈機的負荷出現了明顯下降,終端需求低迷,導致工廠拿貨意愿始終不強,聚酯庫存不降反升,后期如無長時間的利好,很難導致聚酯良好的去庫存。
而從PTA端看,在上下游預期偏悲觀的背景下,PTA產量下降對PTA絕對價格支撐相對有限,但對加工費反彈起來利好作用。另外后期或許還將有大批聚酯裝置降負的情況,進而從聚酯進一步傳遞到PTA。對PTA的需求也降持續減弱。
目前來說整個市場并不是十分明朗,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端的矛盾還有待分化,重點關注聚酯減產和下游訂單情況。總而言之,市場的回暖來之不易,需要上下游的共同配合,否則市場仍舊憋著一股氣,切忌重蹈6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