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為傳統紡織旺季,但今年只有月初出現了幾分旺季氣色,3月下旬下游再次恢復低迷態勢,3月份照理已經可能是行業需求最好的時候,但是長絲短纖工廠慮到目前終端需求低迷,都面臨著庫存難降(考慮在庫庫存)的壓力,所以不敢貿然提價,一直在盈虧線附近乃至微虧水平小心經營。
而3月中旬后,國際油價震蕩下行,而聚合原料因供應緊俏等利好因素支撐,成交重心持續上揚,PX、PTA接連收漲,特別是20日早盤PTA主力合約日內漲幅擴大,最高觸漲停至5948元/噸,漲幅達到6%,已經刷新今年內高點。現貨市場基差表現強勢,4月中貨源在05+190成交,5-9基差擴大至470偏上,這樣的漲幅直接導致聚酯成本壓力凸顯。
當原料超預期上行之后,賬面虧損的擴大就自然難免。上周開始,聚酯產品的賬面效益快速壓縮,目前除了瓶片之外,其他品種基本上是全線虧損,幅度較大的已經虧損了四百多元。聚酯市場“減產”消息頻現。
據隆眾了解,目前減產品種多為聚酯切片、滌綸短纖,紹興天圣、佳寶、森楷減產品種為聚酯切片,中拓、宏華計劃減產滌綸短纖,此外寧波地區聚酯工廠、南通、宿遷地區聚酯工廠后期存檢修計劃。
因滌綸長絲春節前后開機率處于歷史低位,近期開機率逐漸提升,因此目前減產消息并未涉及至滌綸長絲。然而多數企業表示,目前下游加彈、織造企業局部開機率已有下滑的趨勢,若終端需求始終難有改善,隨著滌綸長絲庫存壓力增大,或選擇降負避險。另一方面, PX、PTA檢修集中季來臨,現貨供應緊俏,減產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原料供應緊張。
而從近期各環節來看,聚酯下游的旺季訂單增長幅度遠不及往年,近期終端坯布環節的庫存有走高趨勢。中短期來看滌綸長絲負荷的確面臨持續下降壓力。但需要考慮的是,因為目前主流長絲工廠還沒有明確后續是否進行裝置減產、檢修計劃,所以后續長絲工廠裝置檢修規模,仍存在比較大的變動空間,屆時也會影響到市場心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