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聚酯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傳統發達國家的老牌化工巨頭紛紛退出產能,避免競爭。而與此同時,一些新興國家的聚酯產業鏈卻逐步建立了起來,與中國產能形成了新一輪的競爭。
聚酯海外產能兩極分化 產品出口或遭影響
近年來,隨著國內聚酯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及產能的增長,聚酯原料進口依存度不斷降低。以PX為例,PX進口依存度逐年下降,由2018年的59%快速下降至2022年的30%附近。2023年,因亞洲PX裝置集中檢修,加上亞洲出口美國的量增加,導致國內PX進口量下降明顯,PX進口量為911萬噸,進口依存度下降至21.4%附近。
PTA更是基本完成自給自足,成為了凈出口國。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國內PTA進口量為1.82萬噸,出口量為415.97萬噸,凈出口414萬噸,較2023年同期增長26.8%。預估2024年國內PTA出口量占PTA產量的比重在6.3%附近。從產銷國來看,2024年1—11月,國內PTA主要出口到土耳其、越南、阿曼、埃及、印度、俄羅斯、巴基斯坦、沙特等地,以上區域占PTA出口的89%左右。
現階段,海外聚酯產業出現了明顯的兩級分化,前幾天日本全面退出PTA裝置的新聞引發熱議,傳統發達國家由于設備老化、成本提升、競爭激烈、環保收緊等因素,在中國快速增長的產能及大幅被壓縮的利潤面前,選擇逐步淘汰老舊產能。而另一方面,東南亞、墨西哥等新興紡織大國卻大力發展相關產能,中國聚酯龍頭們也在大力在這些地區投資產能。東南亞等國現在走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就是復制中國的模式,先從最開始的來料加工做起,逐漸積累資本,吸引外資,向上游打通全產業鏈,這或許會對中國聚酯產品的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PTA集中檢修 供應壓力緩解
3月1日,恒力石化(大連)PTA-3裝置按計劃進入停車檢修。3月3日,儀征化纖PTA總產能400萬噸,300萬噸裝置按計劃停車中,計劃檢修2周附近。3月5日,海倫石化PTA總產能240萬噸,1套120萬噸裝置按計劃檢修,預期2周左右重啟,PTA逐漸進入檢修季。
PTA檢修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確保生產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預防潛在的故障,并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檢修活動通常包括對生產線的各個部分進行徹底檢查,如反應器、分離器、熱交換器等,更換磨損的部件,進行必要的清潔和潤滑,并對控制系統進行校準,以確保其精確性和可靠性。
據了解,進入2025年國內PTA裝置檢修比較集中。截至當前,國內PTA停車產能1440萬噸/年,占國內總產能16.7%;3月份仍有495萬噸/年裝置計劃停車;4月份計劃停車550萬噸/年,5月份計劃停車150萬噸/年。3月至5月為PTA傳統檢修季,檢修規模占全年檢修計劃的較大比例。隨著檢修規模擴大,PTA供應壓力將顯著緩解。
目前市場處于傳統“金三”行情,市場陸續開始啟動,部分訂單已經開始下達。但和過去的經驗不同,目前市場下達的產業以差異化產品為主,這些產品對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利潤更加豐厚,但在需求的量上不如薄利多銷的常規產品,因此并未出現滌綸長絲大幅補庫的需求。因此春節過后一個多月時間內,僅有2月28日聚酯平均產銷破百,其余時間產銷均未突破5成。另一方面,聚酯工廠目前開機率已經恢復到91%以上的高位,庫存持續積累,現階段部分聚酯工廠滌絲價格已經出現松動,未來需等待常規坯布行情也大規模啟動后滌綸長絲的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