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美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量同比增長4.8%,主要增長來自紗線和布匹,羊毛和其他纖維以及人造纖維服裝的進口都要好于棉制品進口,而棉制產品的進口依然平淡。當月,棉制產品占美國服裝進口的比重為38.1%,低于1-8月的42.48%。從數據來看,消費者還是追捧廉價的進口化纖類服裝。按金額計算,今年1-8月棉制服裝的市場份額為48.78%,高于上年同期的46.66%。
眼下,棉花與粘膠產品的競爭非常激烈,粘膠和原木存在天然的聯系,其環保特性不斷提高,而這種故意傳達錯誤信息的狀況抑制著棉花的消費。事實上,許多品牌商對棉花都非常感興趣,但面料和坯布缺少對棉花的展示和說明,而這是品牌商推廣棉花消費需要得到的信息,他們需要看到面料能夠傳達創新和有吸引力的特性,否則以天絲為代表的粘膠將坐等消費者采購。消費者還是沒有真正了解化纖產品無法降解、污染環境、浪費水資源的事實,消費習慣也難以改變。
中國主導者全球化纖市場和美國的化纖市場,中國占美國化纖服裝進口的37。74%,越南占17.24%,但其使用的中國化纖面料超過90%,柬埔寨也基本使用中國化纖面料,市場份額是2.53%,三者相加,中國已占美國化纖服裝市場份額的60%。由于中國的產品單價很低,一旦中美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明年1月1日開始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將提高到25%。同時,PTA和化纖價格依然堅挺,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也給依靠進口原油的整個化纖業的生產成本帶來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