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拉黑”!又一化纖巨頭深陷危機
近日,又一化纖巨頭深陷危機。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禁止從中國打印機制造商納思達和新疆中泰化學進口產品,該禁令將從6月12日起開始實施。美國將上述兩家中企被列入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的實體名單中,這些企業及其子公司生產的商品將被限制進入美國。
中泰化學發布隨后發布了《關于被美國國土安全部納入實體清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稱公司主營產品聚氯乙烯樹脂(PVC)、離子膜燒堿、粘膠纖維和粘膠紗,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59.11億元,其中國內收入占比93.37%,出口收入占比6.63%。
上游再掀“停工潮” 下游負反饋已開始
長達幾個月的停車檢修在化工行業并不是新鮮事。5月以來,多家化工上市公司發布檢修停車公告,化工行業再掀“停工潮”。
其中,江蘇索普化工、萬華化學、凱美特氣、淄博齊翔騰達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停車檢修或降負荷開工。事實上,今年年初起,化工行業就陸續開始有公告停車檢修,這與往年上半年檢修淡季的情況截然相反。記者了解到,今年夏季,化工行業中,PP、PE、ABS、PTA等相關企業均有相應的檢修計劃。
三年虧70億 服裝巨頭要退市了
5月29日晚間,休閑服飾品牌“潮流前線”母公司搜于特發公告稱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存在將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搜于特就是做服裝業務的。2012年其創始人一躍成為東莞首富,2018年的巔峰時期,它的營收規模達到了185.2億,然而,隨著時間發展,搜于特凈利潤方面出現了巨額虧損,2020年至2022年期間,虧損70億,截至今年5月,搜于特已經提前鎖定了面值退市。
6月1日,《天下網商》打開“潮流前線”的天貓旗艦店發現,所有商品已經下架。
天氣不利棉花生產 巴中棉花貿易未來可能以人民幣結算
2023年5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對全國10個省市和新疆自治區1745個定點農戶進行棉花播種進度及生長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大部棉區氣溫偏低,苗情整體差于去年,發育偏晚,6成棉花仍處第4-5真葉期。截至5月31日,全國棉花播(栽)種工作基本完成,播(栽)種進度達99.6%,較去年慢0.1個百分點,其中新疆播種全部完成;黃河流域為99.9%,較去年慢0.1個百分點;長江流域播(栽)種進度達到91.7%,較去年慢4.2個百分點。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棉花累計進口量為38.20萬噸。其中,美棉進口量為19.95萬噸,占比52.22%;巴西棉累計進口量12.05萬噸,占比31.53%。過去5年來,中國對巴西棉花的進口需求持續上升,巴西棉花占中國進口棉花的比例從不足10%擴大至30%左右。亞洲-巴西農業聯盟(ABAA)CEO、巴西棉花種植者協會(ABRAPA)國際關系總監馬塞洛·杜阿特·蒙特羅16日對記者預測,巴西棉花對華出口量在未來幾年有望超過美國,并且可能以人民幣直接進行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