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的臨近,市場上低庫存、漲價與備貨等多種因素疊加,近日化纖市場迎來了熱浪。
滌綸長絲市場突然轉變
12月15日,市場消息稱,因滌綸絲長期處于超低加工費區間,聚酯工廠面臨巨額虧損,下周起聚酯廠全面落實長絲減停計劃。另有百萬噸級別PTA裝置開始檢修(突發,市場未消化),聚酯工廠會議精神陸續修復虧損,故12月16日成交價上調200-300元/噸,后續陸續抬升至合理加工費。
據隆眾資訊統計,12月15日的數據顯示,國內滌綸長絲十余家樣本企業產銷率675.2%,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數據上升637%。地緣政治危機疊加滌綸長絲企業減產,多重利好消息提振下,下游用戶集中備年貨,滌綸長絲產銷放量,龍頭企業產銷率多在600%-1000%。
地緣政治與冬季行情交匯
不僅是市場自身的因素,地緣政治的危機也為滌綸長絲行情注入了新的動能。大規模的減產與工廠停產的消息影響了市場情緒,下游用戶紛紛開始備貨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在這種情況下,滌綸長絲的需求便水漲船高,價格直線飆升。尤其是在原油價格上揚的背景下,PTA與乙二醇等原料價格隨之上漲,為聚酯產品的價格提供了進一步支撐。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上漲1.81%,報71.29美元/桶,這無疑提升了化纖市場的預期。
價格波動與企業策略調整
隨著織造企業在12月的兩波行情中紛紛完成補庫,未來的需求是否會因此而顯得不足?根據市場反饋,甚至有人擔心這波價格上漲會導致“有價無市”的局面出現。市場情緒未能回暖,反而存在失去理智的風險。所以從長期來看,原料的波動與聚酯工廠的意愿將影響后續的價格走勢。
面對如今的行情,龍頭企業必須迅速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短期內的高需求并不代表持續的市場利好,尤其是近期PTA裝置的開機負荷降低,12月份的PTA產能利用率已降至82.22%,這將對后市價格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