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月市場行業回顧
5月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4月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全面回落,僅房地產數據向好。民間投資繼續放緩,表明經濟進一步企穩動力不足,經濟企穩仍依賴傳統行業,尤其是房地產帶動,新經濟動力缺乏。5月國內股票大跌,國內期貨市場由之前的黑色系、鐵礦、螺紋領漲變成領跌。美聯儲再次釋放加息信號,大宗商品承壓,人民幣匯率大幅震蕩。
中國4月官方制造業PMI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擴張區間;中國4月通脹數據(CPI)為中國4月CPI同比持平,報2.3%,符合預期2.3%;PPI同比-3.4%,預期-3.7%,前值-4.3%。中國3月發電量44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7%;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7.2%,創一年新高,高于前值的6.2%;中國4月M2增速從13.4%降至12.8%,預期+13.5%;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1671.0億元,同比下降4.4%。其中,出口41373.6億元,下降2.1%;進口30297.4億美元,下降7.5%。
從5月份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整體穩中趨緩,房地產繼續拉動經濟增長,但持續性需關注。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利潤改善較快,結構性問題仍然嚴重。債務等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是房地產貸款杠桿加大。雖然短期的刺激使得國內的經濟略有復蘇,特別是房地產經濟,但是結構性改革仍未見到有效的實施和改進,短期的政策刺激對于經濟的作用猶如人生重病之后給開點小藥,治標不治本,因此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不減。
國內棉花(13070, 30.00, 0.23%),供應方面,截止4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有118萬噸,國內棉花存在很大的缺口,儲備棉成交火爆,進口棉成交比例100%,而國產棉的成交比例也達到了98%。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短期內真的缺棉花,另一方面由于進口棉倉庫集中,實際競拍的儲備棉流入市場的并不多,因此雖然儲備棉價格較低,但是國內的棉花現貨價格遲遲不跌。需求方面,5月份也是紡織的小旺季,而且由于之前有拋儲預期,企業庫存維持低位,而國儲棉花遲遲難以拿到,因此5月份紡織企業對棉花的采購和競拍量仍大。
國際市場,2016/17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增加,全球棉花庫存減少,特別是中國棉花的庫存減少,ICE期棉價格重心下移。美棉新花播種情況良好,簽約量和裝運量由于出口預期調低而進度增加。印度國內棉花價格堅挺,北部新花大范圍種植。
表1 2016年5月國內外棉紡原料價格變動情況
二、播種進度略快,4月末新疆播種結束
2016年4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和新疆華泰棉花專業合作社,分別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2732戶棉農進行了植棉面積及棉花播種進度情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月,全國大部棉區光溫水條件較好,氣象條件總體適宜,棉花播種工作全面展開,部分棉區進入出苗期。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預計2016年全國植棉面積為4129.2萬畝,同比減少10.1%,較前期意向面積回升1.4個百分點;其中新疆植棉面積減少6.3%,較前期意向面積回升2.33個百分點。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面積分別減少19.1%和15.1%,與意向面積持平。
截至4月30日,全國棉花播種進度為85.2%,同比加快1.01個百分點。其中新疆棉區已經全部完成播種工作;黃河流域播種進度93.82%,慢于去年同期;長江流域育苗進度為96.76%,播種進度為24.2%,均快于去年同期。
4月,新疆棉區播種工作全面展開,月末播種全部結束。整體氣象條件較好適宜播種,下旬北疆部分地區出現降水、降溫、大風及沙塵天氣,但沒有對播種造成大范圍影響,部分早播棉區已進入苗期。從全疆播種情況看,植棉面積較意向面積有所回升,部分猶豫或前期準備減少種植面積的棉農選擇繼續種棉,主要原因:一是農民對改種其他農作物沒有信心;二是棉花價格上漲,提升了部分種植戶積極性,臨時增加了植棉面積。截止4月30日預計新疆植棉面積為2741.7萬畝,同比下降6.3%;播種進度為100%,同比加快3個百分點。5月上旬,全疆棉區均進入出苗期,棉農著手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目前沒有發現大規模病蟲害的跡象。黃河流域棉區4月以來大部氣象條件較好,光熱充足,月內出現幾次有效降水,明顯改善土壤墑情,適宜棉花播種出苗,但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偏少,旱情顯現,影響棉花適時播種。截止4月30日,該流域播種進度為93.82%,同比減慢1.98個百分點。天津、山西、陜西播種結束,山東省播種進度為93.25%,同比加快6個百分點;河南省由于天氣干旱,造成播種進度不足八成,同比減慢8.89個百分點;河北省同樣受干旱天氣影響,少部分棉花沒有播種,播種進度為94.48%,同比減慢5.52個百分點。
長江流域棉區出現較強降水天氣,造成部分棉田土壤過濕,不利于棉花播種。因植棉面積縮減,播種進度快于去年。由于采用育苗移栽的農戶,大多還沒有移栽,植棉面積仍未確定,植棉意向面積與3月持平。截止到4月30日,該流域播種進度為24.59%,同比加快5.82個百分點;育苗播種進度為96.80%,持平稍快于去年。其中湖北省直播面積進度較快,為43.20%,同比加快20.54個百分點;湖南、安徽、江蘇三省受不利天氣的影響,播種進度略慢于去年。
2016/17年度內地和新疆植棉面積均減少,其中內地的棉花產量減少是比較肯定的,但是新疆的棉花產量,假如2016年天氣情況較好,不會出現像2015年那樣的極限天氣,2016年新疆棉的產量將維持或者微幅減少。
表2 中國棉花供需預測(2016年5月)單位:萬噸
注:1、本表中棉花年度起始時間為當9月1日至下一年8月31日。2、期初末庫存數據包含當年度國家儲備棉、工商業庫存以及進口棉。3、進口棉花包含已通關和保稅庫未通關棉花。
三、商業庫存低,市場階段性缺棉花
4月下半旬,儲備棉輪出時間較預期推遲,伴隨著鄭棉價格大漲,國內高等級棉花現貨短缺,國內的棉花價格也跟漲。4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約118.7萬噸,其中在疆新疆棉74.5萬噸,內地倉庫庫存35.2萬噸,保稅區倉庫進口棉合計為9萬噸。假如按傳統意義上的商業庫存,不算保稅區的9萬噸,那國內的棉花商業庫存僅有110萬噸,這樣的商業庫存量在歷史上也是低位,這也是大家感覺市場上現貨非常短缺的原因,鄭棉價格大漲,現貨價格也大漲。假如按照118萬噸的商業庫存加上32萬噸的工業庫存來算,目前150萬噸的社會庫存量也屬于歷史低位,往年僅有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社會庫存較低,這兩年是因為國家收儲,市場上大部分的棉花交到了國儲庫,因此可以看出來,不包括輪出的儲備棉的話,今年的棉花存在缺口,且缺口很大。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物流分會對全國18個省市的177家棉花交割和監管倉庫、社會倉庫、保稅區庫存和加工企業庫存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約118.7萬噸(包括新棉和陳棉),較上月減少47.3萬噸,降幅28.5%。其中,在疆新疆棉74.5萬噸,環比減少29.6萬噸(新疆區內45家倉庫商品棉周轉庫存為67.9萬噸;疆棉在途運輸4.6萬噸;軋花廠零散庫存2萬噸);內地倉庫庫存35.2萬噸,環比減少14.9萬噸,減幅30%(中國棉花協會棉花物流分會監測的內地132家棉花倉庫的商品棉周轉庫存28.8萬噸,環比減少11.5萬噸,包含移庫新疆棉20.2萬噸,已通關進口棉7.7萬噸,地產棉0.9萬噸;調查加工廠及社會倉庫庫存6.4萬噸,環比減少3.4萬噸);青島、張家港、上海等保稅區倉庫進口棉合計為9萬噸,環比減少2.8萬噸。
圖1:中國棉花商業庫存+工業庫存
四、儲備棉成交火爆,進口棉100%成交
5月3日儲備棉輪出以來,成交異常火爆,進口棉成交比例達到100%,國產棉成交比例也達到了98%以上。據統計,截止5月20日儲備棉累計成交407464噸,其中進口棉成交總量241696噸,國產棉成交總量165768噸。由于本次輪出,并未限制僅紡織企業可以參與,因此許多貿易商、軋花廠和倉庫也都紛紛加入競拍行列,特別是對質量較好的進口棉,貿易商競拍熱情高漲。數據顯示,輪出第一周(5月3-6日)紡織企業競拍成交比例67.03%,第二周(5月9-13日)紡織企業競拍成交比例65%,非紡織企業競拍占比達到了1/3。由于儲備棉存放時間長,因此儲備棉顏色級貼水較多,雖然標準級競拍底價以內外棉指數差作為基準,但是儲備棉經過貼水后的競拍底價相當有競爭力,而大部分紡織企業對于顏色級要求并不高,另外,由于今年國產棉花的質量較差,特別是馬值和長度方面,而國儲棉在這方面卻有優勢,因此儲備棉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可是性價比很高,因此成交比例也居高不下。
儲備棉中,進口棉的加價幅度大部分在1500-2000元/噸之間,平均加價幅度在1800元/噸左右,最終成交均價大部分位于12400-12800元/噸之間;國產棉的加價幅度在600-1000元/噸之家,平均加價幅度在800元/噸左右,最終成交均價大部分位于11700-12000元/噸之間。
雖然儲備棉成交火熱,但是由于前期以進口棉為主,而進口棉所處倉庫相對集中,因此棉花出庫緩慢,企業排隊提貨現貨普遍,企業雖拍到了儲備棉,但是遲遲用不上,市場上面新花的量也不大,特別是好棉花稀缺,因此現貨市場上的棉花價格雖然比國儲棉價格高,但是價格卻遲遲降不下來。而儲備棉中的國產棉由于是包包檢,因此后期進度能否跟上競拍速度也是問題。
針對進口棉提貨慢的問題,中儲棉表示將加快出庫速度,確保出庫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對于一些違規收費的倉庫也表示將嚴格收費標準,禁止違規收費。中儲棉雖有表態,但是執行力度如何還有待觀察,進口棉出庫速度能否加快直接決定了短期內流入市場的棉花量,影響了棉花現貨的價格。
圖2:儲備棉中國產棉成交比例
圖3:儲備棉競拍加價幅度
圖4:儲備棉成交權重均價
五、4月棉花進口量不大,港口以澳棉為主
4月中下旬港口保稅棉花成交出現過一波小高潮,但進入5月份隨著儲備棉輪出開始,前期以進口棉花為主,競拍激烈,成交比例達100%,截止5月19日,進口棉成交量達到了23萬多噸,而且國儲庫中的進口棉的性價比還不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港口外棉的成交量。進入5月之后ICE期棉連續下跌了一段時間,港口外棉價格雖有所下調,但是棉花出口企業、貿易商的抗跌意愿較強,一方面由于儲備棉中進口棉量有限,預計也就不到25-28萬噸,未來高等級高品質棉花仍存在缺口,另一方面5-9月份除澳棉、巴西新棉抵港外,美棉、烏棉、西非棉等基本貨源緊張。目前港口各倉庫進口棉主要棉花為澳棉、烏棉和美棉,澳棉成交價約14000元/噸左右,烏棉12700元/噸左右。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4月,我國進口棉花7萬噸,較上月增加1.2萬噸,增幅20.7%;同比減少9.1萬噸,減幅56.5%。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64.6萬噸,同比減少52.4萬噸,減幅44.8%。2016年1-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8萬噸,同比減少33萬噸,減幅54.1%。預計5月份棉花進口量仍不大,主要由于競拍的儲備棉中有大量進口棉。
圖5:中國棉花月度進口情況 圖6:內外盤1%關稅下價差
六、4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向好,趨勢能否持續有待觀察
2016年4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999.63億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出口總值1727.63億美元,同比下降1.8%;進口總值1272億美元,同比下降10.9%。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1.8%,較上月大幅下降13.3個百分點。繼連續三個月受到春節錯位因素的擾動而出現大幅波動之后,4月出口數據回歸常態,從出口累計增速與前值基本持平亦可以看到當月數據表現較為平淡,而并非表面上呈現出的大幅回落。相比國內整體出口數據平淡而言,4月我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數據表現較好。4月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208.59億美元,環比增加23.78%,同比增加4.95%。其中紡織紗線及織物制品出口96.64億美元,環比增加21.97%,同比增加2.59%;服裝出口111.96億美元,環比增加25.38%,同比增加7.07%。2016年前四個月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共775億美元,同比減少2.71%。
雖然前四個月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值仍為負數,但負值在逐漸減小,而且我們從三、四月份的數據來看,出口數據是逐漸向好的,因此伴隨著我國原材料價格的降低,紡織服裝的一部分訂單是有回流的。但是這種形式能否持續,還是需要長期的數據來觀察的。畢竟紡織品服裝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當勞動力紅利失去之后,其競爭力很難恢復。只是由于中國紡織品服裝所占全球的體量太大,短期內難以撼動。
圖7: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七、4月進口棉紗量減少,短期內進口紗仍有優勢
由于前期進口棉紗價格大漲,漲幅超過國產紗,32S的內外棉紗價差拉大,目前進口32S價格要高于國內棉紗400元-500元/噸,一些進口紗的客戶轉向國產紗。外盤方面,越南紗訂單已經排到了7、8月份,印度紗訂單相對較少。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4月,我國進口棉紗16萬噸,環比下降16%,同比減少25.8%。2016年前四個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量62.8萬噸,同比減少22%。2015/16年度(2015.9-2016.2)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36.6萬噸,同比減少10%。4月份進口量相對3月份有所減少,在4月中旬的時候,鄭棉價格大漲,帶動的棉花的進口棉紗價格大幅跟漲,企業大量采購進口棉紗,但是除了港口少量通關的棉紗,大部分棉紗訂單都在5月份才能到港,因此預計5月份棉紗的進口量將增加。
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內企業用到價格低廉的儲備棉,紡紗成本降低,國產棉紗的優勢將逐步凸顯,但是短期內進口棉紗仍有優勢,特別是國內一些用習慣進口棉紗的企業認為進口棉紗一致性好,棉紗條干好等等。所以,國產棉紗對于進口棉紗的反替代過程預計會較為漫長。
圖8:中國棉紗線進口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八、全球主要產棉國棉花概況
1、20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增加,庫存減少
5月份,美國農業部(USDA)首次公布2016/17年度全球棉花的供需平衡表,本次報告主要上調了美國、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棉花產量,下調了中國棉花產量和庫存,上調了中國棉花消費。
根據USDA5月份預測,2016/17年度全球產需較2015/16年度變化:印度棉產量大幅上調26.1萬噸至609.6萬噸,中國棉產量下調28.3萬噸至489.9萬噸,美棉產量大幅上調41.6萬噸至322.2萬噸,巴基斯坦棉產量大幅上調43.6萬噸至196萬噸,全球棉產量上調104.7萬噸至2272.1萬噸。中國用棉量上調21.8萬噸至729.4萬噸,越南用棉量上調8.7萬噸至111萬噸,全球用棉量上調38.1萬噸至2412萬噸。巴基斯坦進口棉量下調30.5萬噸至37萬噸。美棉出口上調32.6萬噸至228.6萬噸,印度出口棉量下調42.5萬噸至82.7萬噸。中國棉花庫存下調143.7萬噸至1234.9萬噸,印度棉花庫存上調8.7至245.7萬噸,巴西棉花庫存下調10.9萬噸至135.7,美國棉花庫存上調15.2萬噸至102.3萬噸,全球庫存下調138.6萬噸至2100.6萬噸。
表3美國農業部(USDA)2016年5月份全球棉花產銷預測
數據來源:USDA
2、USDA下調出口預期,新棉長勢理想
由于上一周ICE期棉價格下跌,美棉的簽約量增加,據USDA統計,截止5月12日一周,美國累計簽約2015/16年度陸地棉181.55萬噸,同比減少22.5%,裝運137.73萬噸。從簽約進度來看,由于USDA屢次下調其美棉出口預期,這次從之前的198.7萬噸下調到187.1萬噸,因此其簽約和裝運進度都提高了。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美棉產量和出口的數據都是確定,變化并不大,單純的下調出口預期難從根本上增加美棉銷售進度。
截止上周,美棉播種率率為40%,較前周增1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32%;近五年平均值為39%。其中主產區德克薩斯州播種率為30%,較前周增12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18%;近五年平均值為30%。美國東南地區以多云天氣為主,新棉播種繼續加快,棉農趕在預計到來之前完成播種,各地播種完成30-50%;三角洲地區天氣涼爽,戶外作業全面展開,播種快速推進;德克薩斯州東部有一系列降雨,新棉生長正常,德克薩斯州南部里約〃格蘭德河流域也有降雨,新棉生長加快,早播田略受影響,德克薩斯州西部有短時強雷雨,部分地區的龍卷風和冰雹給棉田帶來破壞;西部沙漠地區有分散性降雨,新棉長勢良好;圣約金地區天氣干熱,新棉生長狀況良好;皮馬棉區氣溫偏高,新棉生長進度較快,多數已開始現蕾,新棉長勢理想。
表4美國陸地棉出口狀況年度對比
*年度裝運總量為預測數量
截至5月12日(第41周),本年度的出口狀況以及近5年同期的出口狀況
3、印度新花上市506萬噸,西南季風預計推遲一周
近期印度國內棉花價格仍然堅挺,S-6軋花廠提貨價36000-36500盧比/坎地,折68.50美分/磅。據CCI統計至5月18日新花累計上市2981.64萬包(506.88萬噸)。目前印度北部地區播種進度已達到60%-65%,較預期的進度相比緩慢,官方原計劃在5月中旬完成種植,以最小化蟲害帶來的損失。印度氣象局局長表示,今年西南季風登陸預計推遲一周,但預期今年降雨將高于往年平均的降雨水平。
3月31日印度棉花協會(CCI)發布了的印度棉花產量預測,預計2015/16年度印度棉產量在3410萬包(579.7萬噸),較前一個月的預測下調40萬包(3450萬包,586.5萬噸),但兩次預預測的產量均低于去年。同時預計消費下降至3050萬包(518.5萬噸),剩余(可出口)123.6萬包(210.1萬噸)。
九、總結及操作建議
截止目前來看宏觀經濟數據5月預期數據不佳,之前的經濟好轉主要是政策刺激后帶來的房地產經濟好轉,出口等數據仍然不佳,債務問題仍然短期內難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仍然認為經濟是否見底或者徹底的改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來驗證。
從國際棉花基本面講,整個國際市場2016/17年度棉花產量增加,而且棉花庫存量減少,2015/16年度棉花供應仍存在缺口,因此在新年度大量棉花上市前國際棉花價格預計將維持震蕩偏強的格局。
國內市場,2015/16年度國內棉花存在很大的缺口,儲備棉投放以來成交比例居高不下也能說明企業的確是很缺棉花,算上200萬噸的國儲棉,那么國內的棉花基本不會太缺,而且發改委表示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會增加輪出量,這就相當于給國內棉花供應拖了一個底,就是不會讓市場出現缺棉花的狀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國家儲備棉的投放只想起到一個調節作用,政府并不希望打壓市場。需求方面,雖然4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有增加,進口棉紗預計4月份有所減少,但是下游的坯布企業表示銷售情況并未出現明顯好轉,而且6月份開始紡織將進入淡季,因此短期內我們預計下游消費難以徹底改善。但是就需求一直平淡疲軟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棉花的供應將對后期的價格影響更大。而供應方面,國儲棉雖然在大量競拍,但棉花的纖檢和出庫情況將直接影響棉花是否能夠流通到紡織企業手中。因此對于后期價格的判斷,我們不僅要關注儲備棉的競拍情況,還要關注后期棉花的出庫情況。
鄭棉在經歷了前期的大幅上漲之后短期內震蕩調整走勢。后期假如儲備棉出庫情況好轉之后,儲備棉大量流入市場之后,現貨價格將逐漸向儲備棉靠攏,鄭棉價格下調可能性大,假如儲備棉還是像現在一樣,難以流通到市場上,鄭棉價格則易漲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