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羽絨服行業迎來了銷售旺季,“羽絨服漲價”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話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以波司登為例,羽絨服平均售價在千元左右,最高售價則達一萬余元,直接對標加拿大羽絨服品牌“CanadaGoose”、Moncler等國外高檔羽絨服品牌。然而,萬元羽絨服銷量遇冷的現狀無疑給想走高端化的波司登潑了一盆冷水。
價格普漲消費者吐槽“穿不起”
國產羽絨服巨頭波司登2019年推出全新萬元級別的登峰系列羽絨服,不少消費者表示“確認過眼神,是穿不起的羽絨服”、“‘羽絨服自由’也成了人生一大理想”。
在武商廣場的波司登門店,記者注意到,店內上新的羽絨服價格大多在2000元左右。“店里羽絨服基本都是一千多元以上,今年一些加厚鵝絨的新款,售價在三千到五千都有。”店里的工作人員稱,去年波司登羽絨服還有幾百元的,今年已不太好找。隨后記者分別走訪3家波司登專賣店詢問登峰系列的銷售情況,店員表示買的人少,有顧客看看就走了。
市民曹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買了一件工裝款的羽絨服,參加圣誕節活動打完折只需要1000元出頭,但今年類似款標價就是1999元,而且不參與商場的活動。“今年出的款式越來越新潮了,波司登的門店也多起來了,但價格水漲船高,沒有性價比了。”作為波司登的忠實老客戶,他表示有些難以接受。
“去年我花了3000多元購買了一款波司登的羽絨服,整個冬天穿下來,質量很好,整個設計感和穿著體驗不輸于國外羽絨服大牌。”市民田女士表示,她在選擇羽絨服時,性價比是首要因素,“現在國貨崛起正當時,要是質量設計跟得上國際潮流,稍微漲點價我也能接受。但如果漲得太離譜,那還不如加點錢買國際大牌。”
在某電商平臺的旗艦店,波司登的高端系列也銷售不佳,最高端的11800元的登峰系列已下架,最貴的一款標價為6999元,月銷量不到20件。與波司登高端羽絨服銷量不佳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來自加拿大的高端羽絨服制造商“CanadaGoose”的銷量。在同一電商平臺上,有不少售價在8000元左右的CanadaGoose羽絨服銷量在千件以上。
國產品牌轉型需循序漸進
其實,從去年起波司登便開始了高端化布局:通過產品提價、品牌升級、資源整合等一系措施,塑造高端、年輕化的品牌形象;之后,在產品設計、工藝等方面進行優化,并兩次亮相時裝周,還在全球范圍內開設了買手店,與前LV、紀梵希等頂級設計師進行合作;門店方面,也進行重新裝修升級。
從整個國內羽絨服市場來看,雅鹿、艾萊依等傳統國產羽絨服品牌,大都處于中低價位,從而造成了市場上國產高端羽絨服品牌的缺失。長期以來,波司登在消費者心里已經形成專業的羽絨服品牌形象,提到羽絨服,人們自然會想到波司登。
“目前波司登在國內羽絨服市場的占有率第一,然而,在高端及奢侈等細分市場還缺位。推出萬元羽絨服,也是企業戰略的必需手段,不能把這部分的市場份額拱手讓人。”有業內人士指出,波司登調價是強化品牌高端定位的戰略手段。
然而,從中端到高端的路不會這么容易,畢竟,要改變品牌定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更愿意為國際大牌買單,是當前大部分消費者的心態。畢竟,品牌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高性價比到塑造高端品牌形象需要跨越消費者認知的巨大鴻溝。“國產服裝品牌轉型仍需理性,切勿操之過急,對中國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要有清醒認識,不要輕易拋棄高性價比的定位。而轉型高端的策略,要一步一步試探市場反饋,逐步推進。”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