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畝!大小將近8個標準足球場。
這,是夏邑恒天永安織造一個生產車間的面積。
作為亞洲最大的單體紡織車間,智能織造水平世界一流。
3000萬千米!相當于繞地球750圈。
這,是有“世界第一縫紉線”之稱的大洋紗線一個月的縫紉線產量。
50億只!
這,是夏邑會亭打火機的年產量。
1.12億度!
這,是淮海精誠一年的用電量。
數字印證實力。織造、打火機、淮海精誠,夏邑工業“三足鼎立”。
上世紀八十年代創建淮海鑄造、上世紀九十年代打火機在會亭“第一次打火”,2007年產業集聚區“破土動工”,夏邑工業在錯綜復雜的環境和考驗中走出“上行曲線”。如今,從制造到智造正在轉型升級,夏邑工業4.0逐漸迎來高光時刻。
曾于2012年、2016年兩次奪得黃淮四市觀摩評比第一名的夏邑,5月31日,在全市2019年工業項目觀摩點評活動中,再次榮獲全市第一名。
智能織造引領潮流
最近,“小白”成了永安紡織的新“網紅”。
“她”的日常工作是這樣的:用“雙手”將一個碩大的紗線桶抱起來,自行后退、轉身、前行,一直走到指定區域,輕輕將桶放下,再自行確定下一個需要轉移的目標。
“機器人‘小白’其實是AGV激光導航車,這是工業4.0的產物。只要設定好程序,在‘她’的‘大腦’中植入芯片,‘她’就可以一天24小時不停工作。”永安紡織副總楊華介紹說。
工業4.0就是智能化時代。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自此,“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實現“無縫”對接。隨后,夏邑謀而后動,邁出由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的鏗鏘步伐。
5年前,紡織行業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今,一個人可以控制8條生產線。”在恒天永安占地80畝的織造車間,正在安裝調試設備的經緯紡機技術負責人吳英杰介紹說。
恒天永安新織造100萬錠高端化纖紡項目是由中國恒天集團、夏邑縣政府和永安紡織三家共同投資興建,采用恒天集團全球先進的智能化纖紡生產技術。
“起步就在最高峰!”在正在調試安裝的德國賜來福自動絡筒機前,夏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田新亞說,“以前,紗錠需要人一個個插進織軌道槽里,現在,一條1200錠生產線就可以一鍵搞定,按鈕一按,自動落紗。”
對紡織行業來說,斷線自接是革命性變革。在永安紡織車間,操作工小李進行了演示:隨手扯斷一個線頭,指示燈立刻亮起,隨即一只機械手伸出,幾秒鐘的時間,接線工作圓滿完成。
推動紡織產業由制造向智造挺進,是夏邑工業發展“重頭戲”。正如夏邑縣委書記梁萬濤所說,要引導企業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和機器換人,提升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此,夏邑縣設立了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采取以獎貼息的辦法,為企業融資9600萬元。
大洋紗線正在借著這股東風,進一步做大圖強。“以前是大洋,現在又增加了五洋和順洋,可以說是一片喜氣洋洋。”大洋紗線技術負責人朱中雪說,新建的兩家智能化工廠,將使企業月產能以3000噸為基礎實現新提升。
智能化是前提,全鏈條是關鍵。
截至目前,夏邑縣紡紗規模260萬錠、織布能力15萬噸、服裝加工能力1.4億件。“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引進印染,只有紡織產業全鏈條貫通,才會提升利潤,提高行業話語權。”從事紡織行業已經20多年的七彩虹紡織總經理梁鋒說。
智者所見略同。
2018年年底,占地1000畝、省政府特批的全省第一家印染專業園區破土動工。
“2025年印染產業園二期投產后,夏邑紡織服裝產業產值將突破500億元。”梁萬濤信心滿滿。
積極應對國際市場變化
數據最有說服力:2018年,淮海精誠用電1.12億度。2019年1-4月份,雖然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市場不確定性影響,但銷售額同比增幅超過20%。
和淮海精誠一樣,杰瑞服飾、俊峰帽業同樣是外向度較高的企業。如今,他們的國際訂單均占產銷量80%以上。
走進杰瑞服飾,只見工廠里一派忙碌景象。“出口美國的訂單剛做完,現在做的是迪拜和土耳其的訂單。”公司總經理戴良偉說,因為要適應不同國家的消費習慣,引領不同國家的時尚潮流,所以,杰瑞服飾正在加快設備的智能化更新。
在夏邑產業集聚區,杰瑞服飾和健鋒帽業隔著兩條街。“但在歐美等國家,杰瑞服飾的寬版毛衣和健鋒帽業的休閑牛仔帽很有可能會在一個人身上‘異域相會’。”田新亞拿著一頂帽子開玩笑說。
健鋒帽業是繼江蘇泰州、江蘇泗陽之后的第三大生產基地,年產能各類帽飾3000萬頂,是全球五大帽類產品供應商之一,也是夏邑唯一在美國設有辦事處的織造企業。
“‘牛仔風’占巴西市場的70%,冰球帽、橄欖球帽在美國市場很吃香。”公司副總李站立笑著說,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對健鋒帽業影響有限,但我們也已經開始深度拓展非洲等市場。
在調整市場布局的同時,其負責人仍然保持樂觀態度:“奧巴馬戴過我們的帽子,特朗普也戴過。有品牌和口碑就會有市場需求。”
相關鏈接
向著300萬錠目標奮斗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300萬錠,這是夏邑“十三五”規劃的奮斗目標。
圍繞這一目標,夏邑把2018年定為高質量發展年,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三大改造”為切入點,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3億元,增速45%,居全市第一,被確定為河南省紡織服裝質量提升示范區。全縣紡紗規模達到260萬錠,織布能力15萬噸,服裝加工能力1.4億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91家,被確定為“河南省專利導航產業發展試驗區”,在全市第一次智能化改造觀摩點評活動中,淮海、永安、賽琪、健峰4家企業代表夏邑迎檢,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大洋紗線、永安紡織等53家優秀企業在鄭州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成功上市。
為解決智能化改造資金問題,夏邑縣設立了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并拿出3000萬元存入縣信用社專戶,作為試點企業智能化改造所需貸款的保證金,并采取以獎貼息的辦法,為企業融資9600萬元。同時,該縣對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實行獎補,獲得上級多少補助資金,縣政府再相應補助多少,補助比例不低于企業智能化改造資金的20%,在2018年補助企業1000萬元的基礎上,2019年繼續加大獎補力度,進一步提升夏邑縣工業智能化改造的速度。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永安紡織、大洋紗線、杰瑞服飾、賽琪體育、健鋒帽業、方舟棉業等一批紡織服裝龍頭企業,平均產能提高20%以上,生產周期縮短15%以上,節省用工30%以上,利稅增加10%以上。
“一帶一路”給夏邑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夏邑將依托印染產業園建設,引進一批高質量的產業配套項目,進一步完善促進企業成長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機制,引導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及技術改造,全面提升企業的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智能化水平,為實現“十三五”規劃——300萬錠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