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會現(xiàn)場。
海外采購商正挑選面料。
11月27日上午,由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辦、中國綢都網承辦的“東方絲綢市場外商(歐美)秋冬采購對接會”在盛澤成功舉辦。來自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余位采購商來到現(xiàn)場,與本地近300家面料供應商面對面交流、商談,以尋求合作共贏的契機。
在對接會現(xiàn)場,吳江紡企“用面料說話”,上千款各類新式面料精彩亮相,企業(yè)用產品創(chuàng)新贏得海外采購商的青睞,一位國外買家連聲贊嘆:“這些面料真是讓我驚喜!”
平凡“命題”如何出彩?創(chuàng)新
本次對接會是一場有針對性的、突出采購商需求的大型商業(yè)貿易對接會。在招商期間,主辦方就進行了細致的篩選,邀請來的采購商所采購的面料品種與盛澤市場產品特點相當貼近,均以化纖類織物為主。不過,越是平凡的“命題”,要做出精彩的“文章”就越是考驗功力。
在對接會現(xiàn)場,記者看到,前來參加對接的供應商,有的公司可謂是“傾囊而出”,他們大包小包,裝滿了自己公司的各種樣布、樣卡、色卡和宣傳冊等。“我們來之前準備了很多樣品,團隊每個人都帶了一旅行箱。不過來了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要想在顧客面前說得上話,還得靠拳頭產品。”蘇州艾度紡織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先國告訴記者,該公司生專注兩個領域——戶外運動和時尚女裝面料。在本次對接會上,該公司的一款歐根紗針織面料由于其優(yōu)異的功能性和手感,受到了好幾家采購商的青睞。
“普通的歐根紗面料質感好,但是比較粗糙,制成成衣后,穿在身上不舒適。”李先國說,這個缺點限制了歐根紗的使用范圍,而艾度通過改進原料配比和配套的后整理改良,使得公司的歐根紗面料在保持輕盈飄逸的質感同時,手感非常順滑,顯得非常上檔次,有質感、光感,成為高檔女裝的理想面料。
“他們公司的產品讓我驚喜。當然,不僅是李的公司,這次對接會現(xiàn)場好幾家企業(yè)的面料都讓我非常驚喜。”來自Freeato International. SA DE CV的副總裁Terenina Kristina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主要想采購女裝面料,對面料后整理方面要求比較高,不僅僅要印花,更要求涂層上面的透氣透濕性。他本以為會花很多時間挑選,沒想到現(xiàn)場除了艾度的歐根紗面料,還有好幾家企業(yè)的新型面料完全符合他們公司的要求。
“我已經收到了十幾張名片和幾十種樣品了,供應商拿來的面料讓我挑花了眼。這些我留下的樣品都是我比較滿意的。”Terenina Kristina再次強調:“這些面料讓我非常驚喜。”
“面料山”中如何脫穎?創(chuàng)新
對接會現(xiàn)場,面料品種繁多,涵蓋范圍極廣,除了常規(guī)的牛津布、春亞紡、尼絲紡、仿真絲等品種之外,更有不少外商來尋找功能性更多的面料,如超細高密運動面料、降落傘面料、溫感面料、冰感面料等。如何讓自家產品在這“面料山”中脫穎而出?還是創(chuàng)新。
“今年秋冬流行絨感面料,我們和韓國的幾家設計室合作,設計了幾款流行面料式樣新穎、現(xiàn)代感極強,很符合采購商的需求。”吳江銘騏噴織廠的陸宇雯告訴記者,此次前來的采購商十分專業(yè),與她交流時經常能把握核心。“他們對產品附加值、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很嚴格。”陸宇雯說,她已和多家采購商互留聯(lián)系信息,期待接下來的實質性合作。
吳江市都都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都昌華也十分重視產品的創(chuàng)新。他告訴記者,都都紡織以外銷為主,生意最好時每年外貿出口量達產品總產量的7成以上。不過,這幾年,由于東南亞、印度等新興紡織集群的興起,海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活下去,產品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都昌華說,這次對接會,他們帶來了尼絲紡、T/R、仿真絲等產品,都是公司最新研發(fā)的,附加值高、功能性好,同時緊跟未來的流行趨勢,希望可以找到合適的下家。
“現(xiàn)在棉、亞麻、真絲,這些原材料都是流行趨勢的新寵。”來自以色列的設計師David Admoni告訴記者,目前歐美時裝追求輕薄舒適,他拿出一塊面料樣品說:“比如這塊面料,正是我要尋找的,類似于麻的質感,但是更柔軟舒適。”David Admoni說,盛澤的紡織企業(yè)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很不錯,他已經同兩家本地企業(yè)達成共識,以后會到工廠實際看樣,希望可以達成長期合作關系。
紡織產業(yè)如何“破冰”?創(chuàng)新
近年來,紡織行業(yè)由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多項成本不斷上漲,而面料市場的價格卻日趨下行,紡織企業(yè)的利潤空間不斷縮水。“在現(xiàn)階段,只有差異化的、附加值高的新型面料,才能產生相對豐厚的利潤。可以說,新品開發(fā)決定了一家企業(yè)的存亡。”中國綢都網相關負責人說,舉辦對接會不光是為供采雙方之間的良好交流互動,也是本地同行企業(yè)互相學習的平臺。
“對我們采購商來說,提供了一次好機會。”GOLDEN BRIDGE CO.LTD的設計師Gorbatenko Nina非常滿意這樣的接洽方式。“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很直接,雙方都非常真誠,可以減少我們的成本。”Gorbatenko Ninay說,現(xiàn)場多款面料不但符合公司的需求,其新穎的設計為她提供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