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臨近,國家質檢總局新近發布我國首個“中國城市童裝安全消費狀況調查”的結果。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家長了解童裝安全技術標準。童裝,到底怎么穿才安全?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于2013年上半年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鄭州5個城市中3~12歲年齡段兒童的4551名家長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家長購買童裝時考慮的因素首先是面料手感,其次才是安全性,價格則排在第三位。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副司長高懷友表示:對幾項主要的童裝安全技術標準的知曉率僅為12%~20%;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童裝給孩子帶來的后果不甚了解的比例高達40%;對不合格童裝中的超標化學物質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的比例高達35%。
廣大家長對童裝安全知識知之甚少,在童裝使用時出現傷害事件或危險的比例卻高達4%,童裝被檢出問題也時有發生。據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鳳榮介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家長需要防范的頭號隱患。這種材質穿的時間長了會導致人體致癌,危害性極大,它的潛伏期一般是20年,所以嚴禁使用,一旦查出這個產品就不能賣了,不可降解。
相比之下,出現頻率更高的甲醛超標問題,實際上很好處理。劉鳳榮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之后進行充分的洗滌,然后再穿,因為甲醛是融于水的,可以大大降低甲醛對皮膚的危害。
橫向比較童裝產品安全的各個方面,化學物質的關注度為47.5%,繩帶危害的關注度為26.3%,附件牢固性的關注度為24.2%。高懷友介紹,調查同時反映家長對立法和召回制度的訴求。有97%的家長支持政府在提高兒童用品安全方面加大立法力度;98%的家長認為對缺陷兒童用品實施召回管理是保證兒童用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我國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將在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更加關注紡織產品的安全性,包括童裝在內的服裝生產將趨于健康環保。但無論如何,家長還是童裝和孩子之間的最后一關,劉鳳榮提出消費建議:盡量選購純棉和天然纖維的服裝,特別鮮艷的服裝建議不去購買,以免含有可分解芳香胺這些有害的物質,因為它都是染料帶進去的,規格尺寸上,宜選擇寬松一點的比較適宜,盡量不要買有亮片的珠粒,還有各種金屬物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