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近兩年在中國的新店已經擴展到三四線城市,目前面臨如何確保在三四線城市分得市場份額。迪卡儂中國北京區域總經理錢茂賓認為,“低價”+“運動產品齊全”,是迪卡儂的兩大核心優勢。
迪卡儂規劃,到2015年,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將達到150家,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要新增71家門店。“目前在中國,我們開拓城市的目標超過100個,全國有34個城市有迪卡儂。”錢茂賓表示,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物質和生活需求后,對于運動、健康、生活方式都會有更高的追求,而這些城市都將是迪卡儂進駐的目標。迪卡儂的地域擴張下沉到了三四線城市,鎮江、蚌埠、淮安等城市都被迪卡儂劃入開店范圍。
不過,三四線市場一直是國內戶外品牌和運動品牌的市場,同時耐克、阿迪達斯等一線運動品牌也在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分食這一潛力市場,這就使迪卡儂面臨著比一線城市更激烈的競爭。除了實體商場的拓展,電子商務也是實現其“大眾運動”的另一途徑。去年底,迪卡儂官網新增加了“網上商城”的功能。在迪卡儂看來,實體商場的運動體驗型消費模式才是迪卡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迪卡儂從不試圖一次性在一位顧客身上做很大的消費額,我們都是在慢慢地引導、培養顧客運動并發現運動的樂趣,然后慢慢養成在迪卡儂購買運動產品的習慣。”錢茂賓表示,迪卡儂不僅僅是一家售賣運動產品的商場,它更像是提供運動的場所。每個迪卡儂商場經常會舉辦各種運動體驗活動,室內也陳列著眾多的運動體驗區。
“場地的維護和產品的損耗其實都代價不菲,但是我們愿意這么堅持的原因在于我們更在乎顧客運動習慣的培養。所以在全國各地,迪卡儂被當地人接受和認可也往往會有一個時間周期。”在錢茂賓看來,大眾體驗是消費者認可迪卡儂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挖掘消費潛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迪卡儂主打大眾運動,但同時提供專業運動設備。”在錢茂賓看來,大眾和專業看似矛盾,但兩者的平衡反而形成了迪卡儂的競爭優勢。“我們提供當地市場同等質量產品的最低價,同時運動產品齊全。”
迪卡儂將購買某一項運動產品的顧客劃分為“運動初學者”、“經常運動者”和“專業運動者”三個標準。“如果一位顧客一個禮拜只跑步一兩次,每次只在半個小時以內的,那么很顯然,1000元級別的跑鞋可能并不一定適合這位顧客,可能100元的跑鞋就能滿足這位顧客平時的慢跑,這樣就等于為顧客節省了開支。等顧客運動強度越來越大的時候,他也可以在迪卡儂商場選購到更合適的跑鞋。”錢茂賓認為,迪卡儂的“低價”并不僅僅是價格低,其核心是給顧客提供“可負擔的專業運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