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發表談話,指出將采取七方面措施,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培育發展一批邊境貿易商品市場和特色商貿中心。
12月9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時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升級和梯度轉移”。
商務部為何一周內兩提“邊境貿易”?
兩國之邊 共贏之路
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系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周邊是我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是我國面對當前地區發展的現實情況提出的重大戰略,是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共贏之路。
建設“一帶一路”,周邊是首要。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邊國家,首要受益對象也是周邊國家。“中國愿意為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邊境其實正發展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邊境貿易地位也變得愈加重要。“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很多正是從邊境開始逐漸延展開來,加強邊境地區貿易發展正是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邊境貿易作為我國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完善對外開放格局、深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利益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來,中國的邊境貿易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79.5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17.3%,其中進口額大幅增長27.7%。
此外,一批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設立;云南跨境人民幣結算不斷取得新成績,目前已累計突破5000億元;中俄原油管道二線正式投入運營,中俄黑龍江大橋收尾工作有條不紊;西藏跨境光纜開通,尼泊爾正式接入中國互聯網服務……
多年來,邊境貿易已成為推動我國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對外開放、興邊富民的重要抓手。
(圖片來源:史本葉、程浩《新形勢下我國擴大沿邊開放的新戰略》,《經濟縱橫》2016 年第5 期)
時代要求 精準施策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十九大報告指出,在新時代我們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1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邊境貿易作為貿易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提高其發展質量,也是應有之義。
商務部于此時推出舉措,正是對《意見》的執行和落實,對優化我國貿易結構,提高貿易發展質量和效益,將有重要意義。
雖然成績喜人,但我們必須看到,邊境貿易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邊境地區大多產業基礎薄弱。邊境貿易商品大部分是“穿岸而過”,很少進行落地加工,導致邊境貿易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貿易主體從個體戶到到國有貿易公司都有參與,貿易方式從最原始的易貨貿易到最現代化的無紙貿易……與國際貿易橫向比較,邊境貿易在發展定位、要素聚集、進出口商品結構、工業化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
針對這些問題,商務部決定從推動創新轉型、財稅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三個方面,采取七方面政策措施,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
調整完善邊民互市貿易功能定位,鼓勵其多元化發展。
對邊境小額貿易出口試點增值稅無票免稅政策,實行出口商品簡化申報措施。
完善轉移支付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支持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和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發展。
培育發展邊境貿易商品市場和商貿中心。
發展適合邊境貿易特點的電商新業態。
創新優化邊境貿易金融服務,優化邊境貿易發展的營商環境。
這七方面舉措,針對發展活力不足、政策法規滯后等邊境貿易發展瓶頸和短板問題精準施策,著力發展符合地方實際需要的邊境貿易。
從更高層面看,邊境貿易的發展和繁榮,對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對穩邊安邊興邊,豐富“一帶一路”內涵,也具有長遠意義。
消息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