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19年和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速均作出下調。
報告中,IMF將2019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下調至3.0%,相比4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0.3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增速的最低水平。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則調至3.4%,相比4月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
其中,發達經濟體2019年和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放緩至1.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分別放緩至3.9%和4.6%。
報告說,貿易壁壘不斷增加,貿易和地緣政治相關不確定性升高,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宏觀經濟壓力以及發達經濟體生產率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等結構因素共同導致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局面。
2019年經濟增長低迷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制造業和全球貿易在全球范圍內大幅放緩。關稅的增加以及貿易政策相關不確定性的長期存在導致對大量交易的資本貨物的投資和需求雙雙下降。2019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增長率為1%,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強調,當前對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是基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幾乎同步大幅放松貨幣政策。評估顯示,如果沒有這種貨幣政策刺激,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均將下降0.5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2020年相較于2019年經濟增速有望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拉丁美洲、中東以及歐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表現預計將有所改善。然而,由于上述若干國家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其它下行風險顯現,全球經濟活動的步伐很有可能進一步大幅放緩。
IMF認為,由于同步放緩以及復蘇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前景仍然不穩定,而在經濟增長率為3.0%的形勢下,不容出現政策失誤。因此,各國應當果斷制定各項政策以緩解貿易緊張局勢、重振多邊合作,并及時為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
IMF通常每年在春季年會和秋季年會期間分別發布上下半年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
消息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