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最近在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半年度經濟展望中說,東亞和太平洋發展中地區的增長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地區,但比大流行病發生前要慢。
報告指出,雖然全球貿易復蘇和金融條件放寬將支持該地區的經濟,但保護主義和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將抑制經濟增長。
最新報告稱,預計今年的地區增長率將從去年的 5.1%降至 4.5%。
除中國外,東亞和太平洋發展中地區的增長率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4.4%上升到今年的 4.6%。
由于債務高企、房地產行業疲軟以及貿易摩擦對經濟造成的壓力,中國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5.2% 放緩至 4.5%。
在太平洋島國中,隨著大流行病后反彈的消退,預計 2024 年的增長率將從去年的 5.6%降至 3.6%。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正在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強有力的貢獻,盡管它面臨著更具挑戰性和不確定性的全球環境、人口老齡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副行長曼努埃拉-費羅(Manuela V Ferro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副行長 Manuela V Ferro 在世界銀行的一份新聞稿中說。
"她說:"該地區各國可以通過加快向私營部門投資開放更多活動、解決金融部門的挑戰以及提高生產力來保持增長勢頭。
世界銀行的這份文件指出,前景面臨下行風險,其中包括全球經濟放緩程度超出預期、主要經濟體的利率持續走高、全球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報告提供的證據表明,該地區領先企業的生產力增長落后于全球領先企業。這種差距在數字密集型行業尤為明顯。
由于新技術通常會首先在領先企業中得到推廣,然后才逐級傳播到其他企業,因此這一趨勢引起了各行各業的關注。
競爭障礙、工人技能參差不齊和管理薄弱導致企業生產率增長滯后。世界銀行指出,擴大商品和服務的開放競爭,通過投資教師和高等教育來增強人力資本,有助于提高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