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萬綢,衣被天下。
吳江盛澤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著名的“絲綢名鎮”,又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在新的發展時期,如何打響絲綢文化品牌,探索文旅商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如何在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已是令人關注的課題。不久前,蘇報智庫專門組織專家調研組,圍繞“弘揚絲綢文化激發經濟活力”的主題,特邀6位專家進行深入調研。
盛澤作為絲綢重鎮,500年前就已建有綢莊這樣“專業市場”,如今在推進絲綢文化產業發展中提出了全力建設“絲綢古鎮、紡織名城、時尚之都”的目標。為進一步了解盛澤絲綢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專家們先后來到先蠶祠、宋錦文化園、吳江桑尚絲綢有限公司,并通過座談研討,對盛澤鎮探索打響絲綢文化品牌,深入推進絲綢產業發展和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本期“蘇報智庫”特刊發他們文章的主要觀點。
以大旅游再現“東方綢都、運河明珠”輝煌
絲綢作為有著悠久歷史、深厚底蘊、精細技藝和獨特情懷的重要載體,在文化生產力日益重要、城市競爭日益注重軟實力的今天,更日益凸顯出它的獨特價值。在踐行發展新理念、打造發展新格局的今天,以“大旅游”理念整合絲綢文化資源,深入推進絲綢產業發展和農文旅商融合發展,釋放集群效應,在傳承中進一步創新,把絲綢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優勢,推進盛澤“絲綢古鎮、紡織名城、時尚之都”建設,再現盛澤絲綢輝煌,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大旅游”,不但有“全域旅游”對時間的充分利用和對空間的有效整合,還包括觀念上的認同、政策上的協同和組織上的融同。
一要把文旅城建視作一個整體,創新文旅發展機制。首先要確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立足“大盛澤、大旅游”,建立有力、有效的領導和協調機制,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多部門聯合、多行業協同,創新融合旅游業態、絲綢文化、聯動機制、旅游線路、營銷模式,將“景點經濟”的傳統思維拓展為“區域經濟”的現代視閾,推進盛澤全域絲綢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吸引游人并延長其停留時間、擴大相關消費。
二要把盛澤全域當成一個景區,提升資源整合度。盛澤絲綢文旅無疑是傳統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最佳產業載體。盛澤絲綢文化旅游資源豐厚且特色明顯,點多面廣,要做好融合文章,對絲綢文化景點串珠成鏈,展示不同特色的絲綢文化特色,形成盛澤文旅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要注重跨界創新,更有效地整合資源,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旅游、工業旅游、商務旅游、研學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打造“游盛澤綢都、品蘇式生活”的旅游品牌。
三要打造點睛之作,拉動全域旅游。結合古鎮“微改造”,將先蠶祠和程開甲故居打造成盛澤文旅的龍頭之作。先蠶祠以蠶桑文化為主題,聯動宋錦文化園等,結合小滿節、時尚周、紡博會、絲綢旅游文化節等開展主題活動,展現盛澤絲綢文化的源遠流長、精深技藝。程開甲故居以“兩彈一星”、家國情懷為主題,展現盛澤文化的另外一面。建立傳統絲綢工藝集聚區,展示特色絲綢文旅項目,展示全國絲綢業高端產品;利用“時尚發布會”和“盛澤紡博會”等重量級會展活動,打造盛澤絲綢文旅新高地。
四要以新思路講好盛澤絲綢故事。要挖掘、傳承和弘揚盛澤絲綢文化,糅合水鄉文化、運河文化、絲綢文化,重塑盛澤絲綢產品精、細、秀、雅的名聲,講好盛澤絲綢文化故事,加大盛澤絲綢文化傳播力度,進一步提高盛澤絲綢和絲綢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從歷史中找傳承從創新中求發展
蘇州素以絲綢聞名天下,蘇州絲綢又以盛澤絲綢為盛。回顧盛澤絲綢文化產業悠久的發展歷史,商業化、產業化、區域一體化、國際化的印記深深地烙在產業的發展軌跡中。從歷史中挖掘絲綢文化產業的傳承,加以創新發展,將賦予盛澤絲綢文化產業全新的內涵與意義。
第一,盛澤絲綢文化產業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盛澤絲綢的商業化和產業化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并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產業生態。盛澤擁有從種桑養蠶到絲綢文創的全產業鏈條以及涵蓋絲綢生產企業、服務企業、產業園區、專業市場、專業展館、行業協會、中專學校等在內的完整產業生態。“桑羅”和“上久楷”入選全國十大知名絲綢品牌,恒力集團和盛虹集團兩家紡織企業躋身“世界五百強”。
第二,盛澤絲綢文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與國際化。盛澤位于長三角的中心位置,獨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絲綢文化產業從孕育之初就參與了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與國際化的進程。面對長三角一體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帶來的歷史機遇,盛澤提出了“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的宏偉發展目標。盛澤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承辦了包括長三角時尚產業聯盟絲綢時尚發展高峰論壇、盛澤時尚周、江蘇(盛澤)紡織博覽會等影響深遠的活動盛事。盛澤的絲綢企業也積極出海,參與了巴黎時裝周、米蘭時裝周等國際展會,并獲得了眾多榮譽。
第三,盛澤絲綢產業的核心與精髓。文化一直是盛澤絲綢產業的核心與精髓。自明清以來,盛澤絲綢產業就開始盛行蠶神祭祀與崇拜,并由此衍生了眾多與絲綢產業相關的文化載體與文化習俗。目前盛澤鎮共有小滿戲、蠶桑絲綢習俗、吳江蠶桑絲織技藝(宋錦制作技藝)等三項非遺項目入選蘇州市非遺項目目錄,另有11項非遺項目入選吳江區非遺項目名錄;此外,宋錦非遺項目成功入選2021年度國家文旅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吳江蠶桑文化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未來,盛澤可以繼續深入梳理與挖掘絲綢文化產業的豐厚歷史底蘊,加快提煉盛澤絲綢文化產業的內涵與精髓;用全新的理念與技術講好盛澤絲綢文化產業的美好故事;高度重視絲綢文化產業的傳承、創新與發展,讓絲綢文化產業譜寫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