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服裝制造有多厲害?8月,這個話題沖上直播平臺熱搜榜第6位。
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岳軍給出答案:漢川服裝年加工能力近8億件,占漢正街批發市場份額的70%。
漢川緊鄰武漢市東西湖區和蔡甸區,2005年開始承接漢正街服裝產業轉移。漢川經開區已聚集紡織服裝企業5000余家,形成集紡紗、織布、輔料、印染、設計、生產、加工、倉儲、展示、電商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2023年,園區紡織服裝產業產值超800億元,正加速沖刺千億元大關。
8月28日,趙岳軍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講述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
一秒成衣一千件
9月,走進漢川經開區,只覺熱氣騰騰。湖北天勵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噠噠噠”的縫紉機聲此起彼伏,裁片、縫合、裝拉鏈……500多名員工操作機器飛針走線,日產羽絨服近4000件。
在諾玖續服飾生產車間,員工加班趕工50萬件羽絨服生產訂單。該公司所在的華中羽絨服裝智慧產業園24家企業,今年已接到600多萬件訂單。
趙岳軍介紹,漢川紡織服裝企業早先多為小作坊式生產,分散雜亂;漢川經開區建設漢正服裝工業園、浙商產業園、華中羽絨服智慧產業園、北河工業園、裕華工業園和華中皮草城等“五園一城”,引領產業走上集聚式、規范化的發展新路。
“園區所有企業開足馬力,一秒成衣一千件。”趙岳軍說,每年6月,漢川經開區服裝企業進入羽絨服生產旺季,今年火爆程度更勝以往,“我們注重產業鏈的補鏈強鏈和供應鏈的協同協作,讓企業放心發展。”
在產業鏈建設上,漢川經開區積極聯系浙江的面料、機械設備企業,填補產業鏈條空白。在供應鏈協同上,鼓勵、支持企業全面融入華紡鏈平臺,享受在線撮合、智能交易、設計師對接等服務,目前已注冊上鏈企業1900余家,交易額突破30億元,融資超3500萬元。同時,浙商產業園投資30億元打造中國漢派服飾網紅直播基地,實現“線上網紅直播、線下展示體驗、現場量身定制、工廠柔性智造”,年孵化主播千人以上,帶動超萬人就業創業。
“關鍵是科技賦能。”趙岳軍介紹,在漢川經開區真金白銀的鼓勵和支持下,全區超八成紡織服裝企業實施技改擴能,累計投資40余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購置國內外先進設備1300多臺(套),涌現出省級隱形冠軍示范企業1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培育企業5家,擁有各類知識產權及專利超400項,高新技術品種3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