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女裝集團陸續發布半年報,但從成績來看,普遍不太理想,營收和利潤下滑已然是一種常態,其中表現較差的女裝集團,更是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利潤的暴跌。
這其中,江南布衣2024財年的業績好得有些令人意外。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2024財年,江南布衣營收同比增長17.3%到52.3億元,凈利潤增長36.5%到8.5億元。這業績增幅是有著男裝“衣茅”之稱的比音勒芬也沒法比擬的。
都是做服裝生意,為什么是江南布衣實現業績逆勢增長?它又是怎么做到的?到底是誰在買江南布衣?
設計師品牌定位
產品加價倍率至少5倍
在江南布衣自己的業績增長分析中,主要歸結于實體店可比同店銷售增長、線上渠道銷售增長以及線下門店規模增長,線上及線下渠道毛利率均有所上升,活躍會員的數量和購買總額也創造了歷史新高。
可以看出的是,江南布衣的業績高增長并非是靠快速的規模擴張,門店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990家增至2024家店,增幅只有1.7%,但該公司的實體店可比同店銷售增長10.7%,毛利率從65.3%上升至66.3%。可這顯然并不能解釋江南布衣業績增長的根本原因。
在程偉雄看來,要解釋江南布衣2024財年業績實現逆勢雙增長,要從其定位說起。
1994年,雙雙畢業于浙江大學的吳健、李琳夫婦創立了江南布衣,并將其定位于設計師品牌,頂著該定位上市的江南布衣也被稱為“中國時裝設計師品牌第一股”。
但與大部分擁有明確創意總監、依賴批發業務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有所不同的是,江南布衣產品由設計團隊集體創作,且以龐大的線下直營網絡為主。
程偉雄指出,江南布衣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本身品牌定位偏小眾,產品加價倍率5倍-7倍,由于小眾品牌體量不大,江南布衣為了業績規模做大,旗下擁有多個不同定位的設計師副品牌,多品牌矩陣滿足不同女性用戶和生活方式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高黏性會員貢獻超八成零售額
在設計師品牌定位基礎上,要客研究院院長、高端消費品研究專家周婷與程偉雄都將江南布衣“悶聲發大財”的秘訣指向了會員制運營。
強一嵐在業績媒體溝通會上也坦言,公司采取高黏性的粉絲經濟策略,“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產品相對具有個性化,那吸引的人群其實也是比較有特點的,他們大都非常忠誠且復購率很高。”
復購率能有多高?
江南布衣給出這樣一組數據:2024財年,公司會員所貢獻的零售額占零售總額逾80%,活躍會員賬戶數(去重)逾55萬個;年度購買總額超過5000元的會員賬戶數逾31萬個,其消費零售額亦達到44.9億元,貢獻了超過60%線下渠道零售總額。
誰在購買江南布衣?
江南布衣給出的31萬高消費會員群體畫像是這樣的:
公司處于設計師品牌的細分賽道,旗下品牌擁有非常獨特的調性,設計靈感也多來自當代藝術以及文化藝術作品,所以,品牌自然會吸引到一群對文化和藝術有高度熱愛的群體,也可以理解為文藝青年群體。從性別角度來看,大概約七成會員為女性消費者,強一嵐認為,這與公司占主要營收貢獻的女裝業務構成密切相關。
若從地域角度來看,江南布衣的主要購買者多集中在華東地區。截至今年6月底,江南布衣在中國的2006家門店中有近40%位于華東,一二線城市銷售額占比超過50%,線下門店銷售額占比超過80%。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增長亮眼的背后,江南布衣也有隱憂。
2022年,因童裝出現恐怖的圖案設計和不合時宜的英文陷入輿論漩渦。
另外,服裝行業長期面臨的款式抄襲等問題,在過去幾年江南布衣也出現過相關問題,
此外,對于江南布衣引以為豪的會員制運營,雖然2024財年披露了會員零售額貢獻占比,但并未披露會員總人數及增幅情況,該數據還停留在2023財年740萬會員賬戶數上,同年的會員增幅為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