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進口有何變化?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發放有何影響?我們綜合了相關機構的信息整合熱點分析,目前紡織行業市場情況如何?紡織行業有何利好政策?在旺季來臨之前,紡織企業還可以在哪些方面未雨綢繆?8月已至,紡織人加油,這是今天的熱點報告,請各位紡織人查收。
2024年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政策分析
2024年7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2024年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總量為20萬噸,全部為非國營貿易配額,限定用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
與往年相比,本次發放數量為近年來最低,發放時間與2020年、2023年變化不大。
此次政策體現出較強適應性和精準性。國內棉花市場今年二季度以來較為低迷,下游紡織市場產銷不佳,國產棉銷售緩慢,棉花價格承壓。部分外向型紡織企業對進口棉有需求。此次發放數量少,是順應市場形勢,防止對弱勢棉花市場進一步打壓。
在操作層面,延續申請條件,保障真正用棉主體需求;限定貿易方式,重點滿足外向型紡織企業出口需求,減少對國產棉消費沖擊。
對棉價的影響:
短期:數量低于預期且限定加貿,或提振情緒,利多棉價。
中期:新年度全球預計棉花豐產,消費復蘇緩慢,庫存累積,棉價依舊承壓。未來潛在利多可能來自需求端,需觀察8月中下旬需求旺季情況。
對內外價差的影響:數量少且限定加工貿易方式,內外棉價差收斂驅動不強。
8月2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4160元/噸,跌15元。
2024年上半年棉花進口量同比激增,進口來源結構有所改變,巴西棉占比居首。
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份中國年內累計進口棉花179.4萬噸,同比增加213.0%。其中6月份進口棉花15.5萬噸,環比下降40.3%,同比增加86.9%。雖然6月份進口環比下降,但同比增幅依舊令市場關注,這也是自今年1月份以來,連續6個月進口量保持同比增長。
2023年上半年中國進口棉花來源占比排名前三的是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但2024年巴西棉占比上升,澳大利亞占比下降,排名前三地區是巴西、美國和印度,所占比例分別為45%、39%、4%。進口巴西棉占比明顯提升,且從去年第二位躍升至第一位,這在歷年進口結構中從未出現。歷年來,進口美棉占比都曾遙遙領先。占比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巴西棉質優價廉,深受國內消費端青睞;另一方面,巴西國內產量的持續增長,也對其出口規模起到了較強支撐。據USDA最新預測,2024/25年度巴西棉產量或達到364萬噸,同比增加15%,較2021/22年度增加54%。
綜上所述,2024年上半年中國進口棉花數量增長明顯。首先在很大程度彌補了本年度棉花減產帶來的影響,使國內棉花供應得到了有效補充;其次,上半年終端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也為棉花進口提供了一定支撐;再者,部分紡織企業外貿訂單對原材料存在特定需求,來自不同地域的進口棉可與國內棉花互補,滿足下游市場對不同層次原料的要求。
展望下半年,國內紡織企業盈利空間有限局面下,整體需求或難有明顯增長。所以中國對外棉需求重點或更側重性價比優勢。此外,美棉豐產預期濃厚,且美棉優良率提升,或再次使美棉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尤其是7月份ICE期棉跌破70美分/磅后,美棉性價比也有明顯提高。預計下半年中國進口美棉占比或回升,全年進口巴西棉占比能否繼續保持首位有待觀察。
織造行業開機率連續下降
近期紡織品、服裝出口也不暢,織造行業開機率連續下降。即將進入傳統紡織旺季,雖剛需訂單仍存,但整體單量有限,大單依然缺失,市場整體依然小單、散單為主,或對上游原料滌綸長絲工廠庫存再次產生壓力。
終端織造工廠坯布樣本企業庫存天數上漲,較往年同期仍有差距,工廠內清庫意愿增加,多數工廠開機率不足一半,僅在低位維持生產,原料備貨多按單采購下,市場庫存生產意愿較往年明顯下降。但市場整體淡季氣氛延續,預計下周織造廠商庫存仍有再次上行預期。
推動紡織行業的技術改造和綠色發展
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將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媒體報道稱,該政策的實施有望推動紡織行業的技術改造和綠色發展。
《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出臺,對于紡織行業的技術改造、綠色發展和消費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有望為紡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內外棉價震蕩下行,全球棉花市場供需寬松。國內外產區天氣較好,美棉產量預估大幅增加,國內市場供需也寬松。需求方面,美棉出口銷售凈減,我國棉花工商業庫存下降但紗線和坯布庫存攀升,紡企累庫,服裝出口跌幅擴大,內銷轉跌,秋冬訂單少量下達。美棉簽約強弱不一,鄭棉銷售基差穩,棉紗市場訂單不足。
短期棉花價格或小幅反彈,但中期棉價仍承壓,需持續關注市場變化。不過行情啟動之前,在政策利好支持下,企業可以加大大規模設備更新、技術改造與技能提升,以等待旺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