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航線需求的強勁增長似乎超出了航運公司和貨運代理的預期,艙位收緊也進一步加劇了長期合同發運貨物的可能性。
一位歐洲貨運代理表示,近期收到大量關于客戶咨詢艙位分配問題,指出合同費率遠低于現貨費率,而航運公司在繁忙時期通常優先考慮運費更高的貨物。該貨代強調針對目前這種不尋常的情況表示難以理解。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在最近與分析師舉行的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透露,歐洲進口商現已進入補充庫存的時期。在此期間,馬士基歐洲航線的貨運量增長了9%。柯文勝解釋稱,這種增長源于歐洲去年宏觀經濟環境可能不太理想,導致減少庫存。隨著進入新的一年,消費量的持續增長,歐洲進口商現已進入補庫存期。
德路里世界集裝箱綜合指數(WCI)顯示,上海至鹿特丹的現貨運價周漲2%,達到3103美元/FEU的水平。同時,上海至熱那亞的現貨運價也上漲了3%,達到3717.6美元/FEU。
實際上,許多托運人可能已經為了避免貨物延誤而支付了更高的運費。
一位英國貨運代理表示,當前的現貨運價飆升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市場需求超過了預期,而部分運力又因為紅海改道而吸收。該貨代預計,隨著旺季的到來,第二季度的貨量將保持在高位,可能要到第三季度新船交付時市場才會降溫。
本周,亞洲至北歐航線推出了新的FAK費率。MSC自5月1日起,對北歐港口的新費率為4500美元/FEU。與此同時,馬士基也計劃從5月11日起大幅提高運價,實施的旺季附加費(PSS)將從當前的500美元/FEU增加至1500美元/FEU,即上漲兩倍。
一家歐洲大型進口商對此指出,除了PSS外,馬士基還征收了貿易干擾附加費,用于支付繞行好望角的額外費用。這位進口商對附加費在短時間內迅速上漲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并對航運公司在此問題上的溝通不足表示失望。他進一步表示,目前班輪公司的各種附加費策略可能令人產生不解。
艙位緊張主要源于航次順延、船期推遲,而非空白航行。據消息人士透露,即使貨物被安排到順延的下一航次,也可能因承運人需裝載之前被甩的貨物而再次推遲。
另一貨代對此表示擔憂,稱船公司肯定利用此情況限制艙位分配,導致長期合同客戶面臨艙位減少的問題。該貨代指出,某承運人幾乎無預警地削減了他們80%的艙位配額,客戶只能通過接受FAK或溢價擔保定價來獲取更多艙位,雖然不滿意但目前沒有太多選擇。
此外,一些托運人感到煩惱的心理因素還包括對艙位不足和承運人空白航行的誤不理解,他們原本期待春節后運價會下降,并據此預算物流支出。
在其他主要的東西貿易航線中,現貨運價基本保持不變。具體而言,WCI的上海-洛杉磯航線下跌1%,至3371美元/FEU,而上海-紐約和鹿特丹-紐約航線均保持平穩,分別為4382美元/FEU和2210美元/F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