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江蘇、山東等地幾家棉紡織企業反饋,4月中旬以來除C40S、C32S、滌棉、棉麻等混紡紗詢價出貨相對順暢外,氣流紡紗、低支環錠紡紗及C50S以上高支紗成交延續低迷不振狀態,棉紗累庫率逐漸上升,企業運轉資金被占壓的現象有所加重。
五一假期到來,一些中小棉紡廠5月份減產意愿較3、4月份明顯升高,棉花等原料詢價、采購缺乏積極性,節前下游及消費終端觀望情緒較強,一方面棉紡織、服裝內銷市場即將步入傳統意義上的“淡季”;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紡企C40S以下支數棉紗產銷仍處于“倒掛”狀態,接單越多意味著虧損越大。
從報價來看,近日河南、山東、江蘇等內地庫3128B級新疆機采棉報價與紗廠C3S2中配包漂棉紗價差約6000-6300元/噸,棉紗期貨CY2409與CF2409合約盤面價格差僅5600-5650元/噸,對內地紡企而言,紡C32S及以下支數棉紗虧損比較大。雖然C50S及以上支數精梳/普梳棉紗有利潤,但3、4月份新增訂單嚴重不足,累庫也逐漸上升,導致很大一部分棉紡廠進退兩難。
由于紗廠成品庫存、貿易商庫存均相對不大,加上中支棉紗內需階段性回暖,開機率尚能維持在70-80%。隨著進口棉紗、進口棉布等沖擊加大及混紡紗對純棉紗替代性越來越強(部分服裝、面料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環錠紡滌棉紗替代純棉紗),經營難度不斷上升,5月份轉產、減停產或是部分中小紡企的被動選擇,畢竟內地紡企要同時面對新疆企業、進口棉紗、高成本低利潤現狀的多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