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是精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縮寫,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產聚酯纖維(滌綸)、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廣泛用于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密切相關。
近年來,國內聚酯產業鏈高速擴張,裝置陸續上馬,PTA也進入了投產高峰。
儀征300萬噸PTA項目正式投產4月11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PTA(精對苯二甲酸)項目在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正式投產。項目產能達300萬噸/年,是中國石化推動芳烴產業鏈轉型升級、加快拓展高端新材料的重要一步,將有效帶動和發展下游千億級新材料產業。
PTA是一種石油衍生物,可以作為原料生產聚酯化纖,在芳烴—聚酯產業鏈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確良”(聚酯纖維)曾推動了中國人的“穿衣革命”。如今,聚酯纖維已由過去棉花的替代者演化為“化生萬物”的新材料,日益廣泛地應用在航空航天、智能感應、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通信光纜等領域,與人們生活日益緊密。
PTA裝置是業內公認的最復雜的化工裝置之一,此次新建的300萬噸/年PTA裝置,是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PTA裝置。此外,項目采用了行業領先的短流程、智能化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國產化率高達97.5%。同時,項目采用綠色化生產工藝,能耗物耗、噸產品“三廢”排放指標均為行業領先。
該項目被列為中國石化重點工程和江蘇省重大項目,投資規模超過50億元。作為化工大省,江蘇省近年來不斷推動產業實現強鏈補鏈延鏈。項目的投產將有助于整合優化江蘇省的煉化企業區域資源,促進PTA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水平和韌性,并有效帶動和發展地方經濟和產業,實現企地融合發展。
據悉,我國PTA的生產始于1982年,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從國外引進了PTA的生產技術并建成了3.6萬噸/年的生產設備,此后,中國石化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公司也先后引進PTA生產技術,并陸續建設了PTA 生產裝置。本世紀初,我國的PTA產量僅為200余萬噸、消費量不足500萬噸,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PTA產能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TA生產國和消費國。
預計新增產能1420萬噸2023年PTA沖上擴能巔峰,中國PTA新增產能1375萬噸(含2022年12月下旬及12月底試車出料的250萬噸產能,未含2023年12月投產的125萬噸產能),剔除落后產能283萬噸,產能增速18%。
2024年一季度PTA有臺化一套150萬噸裝置和儀征化纖一套300萬噸裝置于三月下旬試車。目前兩套裝置均已投料開車。
未來兩年,PTA預計還將有1420萬噸新增產能。